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四卷六页云:问:已说已具见谛;何故复言世尊弟子?答:已具见谛者;欲差别随信随法行故。世尊弟子者:欲差别诸异生故。此是谁耶?答:此是预流及一来果;非余。以说未离欲染故。问:随信法行,何故不名已具见谛?有作是说:已见四谛,及已害邪见者,名已具见谛。随信随法行,非已见四谛。今正见故。非已害邪见。今正害故。由此不名已具见谛。有余师说:若相续中,已除一切见倒、恶行、恶趣烦恼,方得名为已具见谛。随信随法行,今正能除;不名已除。犹成就故,由此不名已具见谛。如良田中,无有一切尘雹灾横,名具足田,致诸稼穑。复有说者,若相续中,已除四疑,生四决定;尔时名已具见。随信随法行今除四疑,生四决定;不名已具。有说:若身中已除四暗,已起四明,已除四无智,已起四智;名已具见。随信随法行,则不如是。不名已具。有说:已伏四谛,洲渚,已除其中烦恼怨敌;乃名已具。随信随法行,今伏今除;不名已具。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五净宫地】 p0266 卽五净居天。瑜伽四卷三页云:复有诸圣住止不共五净宫地,谓无烦、无热、善现、善见、及色究竟...子题:远方便、次方便、近方便、根本 戒本疏·诸篇方便:“波罗夷部有十六罪。一一各有四部,成十六罪。(一、列示...(异名)地狱名,十六别处地狱之一。见正法念经六、往生要集上本。...【刹那】 楞伽云:刹那时不住,名为刹那。俱舍云: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仁王云: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即殊妙圆满之意;亦即真实绝对之相。景德传灯录卷三菩提达磨章(大五一·二一九上):“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名数)师匠教授弟子,有四种之法:一无倒教授,宣说不颠倒之法义,使弟子受持读诵修学也。二渐次教授,称机根而宣...(人名)比丘名。开元录一曰:沙门昙无谛,亦云昙谛,魏云法实,安息国人。按昙无为梵语,译为法,谛者汉言也。梵D...(一)位于陕西西安(长安)。关于本寺之创建,由各僧传与方志所记载,有下列四说:(一)据续高僧传卷八昙延传载,初由...以心体之真如,譬如海;诸识之缘动,譬如波浪,故有识浪之譬喻。楞伽经卷一(大一六·四八四上):“水流处,藏识转...(人名)Pārśva,比丘名。译曰胁。马鸣之师,胁尊者之梵名也。西域记二曰:波栗湿缚尊者,唐言胁尊者。...【猛利乐】 p1036 瑜伽八十三卷十三页云:猛利乐者:谓于说者,及与大师,尊重处等。...(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
《唯识学》上说:我们凡夫的执取,它不是普遍的,它是局部的执取。什么叫局部的执取?叫随所生所系,它的生命出现什...第一日 上:念佛的障碍 念佛的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碍除掉。你们跟我们这些师父们不一样的,净土部的师父...
我们现在是活在无始的妄想中,那要怎么转成真如而趋向于大佛顶呢?这就是楞严经所要修学的主要内容。其实我们的人生...
在与大家的分享交流中,听到很多人谈到了空,也对空有不同的理解。 这里我要告诉各位:空,不是说这个杯子碎了就是...
造五无间,诽谤正法,毁呰贤圣,离诸善法,具诸恶法。我们一般说五无间,五无间就是犯五逆罪,到地狱去受无间的痛苦...1.六因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 (1)能作因: 在有为法生起时,不障碍他生起...
接下来主要是讲第五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家都应该记清楚它。我们这个光盘出来的时候,我希望大...
我们修学佛法这个心不能间断,不要朝三暮四,放逸懈怠,不能修一切善法就叫放逸懈怠,不能防非止恶也叫放逸懈怠。要...
已具见谛
【法相辞典】
【已具见谛】 p0229
上篇:已生善法 | 下篇:已受果种子 |
【三兽窣堵波】 p0198 西域记七卷八页云:烈士池西,有三兽窣堵波,是如来修菩萨行时烧身之处。劫初时,于此林野,...
五净宫地
波罗夷部十六罪
恶见处
刹那
妙圆
四种教授
昙无谛
光明寺
识浪
波栗湿缚
猛利乐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推荐】先求认命,再求改造命运
梦参老和尚《佛七开示》

每一天都在增上,那你的生命就有意义

不要只讲「空」,还要把「有」建立好

凡是佛所说的法,你都不要毁谤
六因、四缘、五果

大悲咒的妙用及相关修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