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十八卷十六页云:论曰:当知欲色无色三界,有十二种相差别。一、多种差别。此复六种,应知。谓多种所依,多种相貌,多种处所,多种境界,多种烦恼,多种作意。二、趣差别。三、苦、乐、不苦不乐,俱行差别。四、有难无难差别。谓欲界、或有难,或无难。上二界,唯有难。少功能故。五、不清净处不清净身等差别。谓或有处、不清净,身清净。谓欲界无难处生。或有处清净,非身清净。谓色无色界异生。或有处不清净,身不清净。谓欲界有难处生。或有处清净,身清净。谓色无色界已见谛者。六、受用差别。谓欲界、受用外门境界,及受用四食。上二界,受用内门境界,及受用三食。七、善根胜劣差别。八、杂恶行,不杂恶行,善根差别。九、麁重厚薄差别。十、生差别。十一、得自体差别。谓于欲界、具四种得自体。上二界,唯有一种。由彼界无故自害,亦无他害故。十二、言说差别。谓欲界中具四种言说。色界无觉。无推度故。无色界中,一切无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素,本之义;预先备办之道具,称为素具。大日经疏卷四(大三九·六二四中):“思惟众缘支分,皆令素具,勿得临事缺...亦名:无主房戒房成结犯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萨婆多云,末后二抟泥未竟,轻兰;余一抟在,重兰。善见云,若留一...亡僧荼毗或埋葬之前夕,称为赠别夜;是夜为示赠别之意所诵之经,即称赠别经。[大鉴小清规末后事仪] p6706...(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义林章一曰:害为正法宗,谓诤竞劫起。诸婆罗门,为欲食肉,妄起此计。若为祀祠,咒术为先...(修法)真言行者,修护摩时。由其修法之目的如何。或用圆坛,或用方坛,或用莲华坛,或用三角坛,或用金刚坛,即胎...(术语)圆满觉真理也。圆觉经曰: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又在台家圆教,三谛三观圆融,故空假中之谛...日本于供养会时,司掌诵读咒愿文者。为七僧之一。略称咒师、愿师。寺堂建立或整修完成之落成庆典供养法会中,由咒愿...全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与失译之优婆夷堕舍迦经(收于大正藏第一册)为同本异译。二经记载...(植物)弥勒佛成道时之道树也。梵名,奔那伽。弥勒大成佛经曰:枝如宝龙,吐百宝华。大日经疏七曰:奔那伽是龙树华...(术语)总称苦行外道非理之观行。瑜伽伦记五上曰:或依棘刺,修断瑜伽。或依灰坌,或行木杵,夜即卧上。或行着板衣...(名数)佛之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合而为十八。俱舍论廿七曰:成佛尽智位修不共佛法,有十八种。(中略)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印光大师校印本)...问: 大部分的妇女都是家庭与事业两头烧,一样是上班,但要请先生分担家务、照顾孩子并不容易,传统认为,这是女人...
所有的事,无论是佛法还是世间方面的,失败原因: 首先、在于最初选择的时候不理智,以下面四种方式而选择: 一,以...
同参道友们来问话,不要客气,直道些好。本来诸方丛林问话的规矩,要恭恭敬敬,搭衣持具顶礼后,问讯长跪,才请开示...
戒法跟善法的差别。这是论它的性质,要是讨论它所成就的,它的作用的差别。如《阿含经》当中讲到:受三皈依,守持五...贪念会带给我们许多的烦恼,该如何帮自己除贪、解毒呢? 用布施来对治贪,是最好的办法。所谓布施,就是捐出自己拥...问: 现在常见的工作环境是,电脑萤幕同时开了好几个视窗,打报告又收电子邮件,一边接手机,眼睛还要看着新传进来...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先学会驾驭自己的心,有如驾车般地稳控方向盘;想学会驾驭自己的心,就必先发掘自我心灵的光...
问: 年纪大,修学禅定,堪能性差,还能得定吗? 妙境法师答: 这个在优波鞠多的时代,有个年纪很大的一个老比丘,...
三界有十二种相差别
【法相辞典】
【三界有十二种相差别】 p0221
上篇:三十七觉分实事唯十 | 下篇:三学中所有正行邪行 |
指连亘过去、现在、未来三时而论究一切事法。成实论论门品(大一二·二四八中):“三时论门,若于此事中,说名为色...
素具
无主不处分过量房戒房成结犯
赠别经
害为正法宗
三角坛
圆悟
咒愿师
八关斋经
龙华树
邪瑜伽行
小乘十八不共法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圣严法师:如何说服另一半分摊家务

分析导致我们失败的原因

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持戒与作善,功德果报天壤之别
圣严法师《以布施对治贪念》
在繁忙工作中如何寻回专注力呢
心灵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