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三页云:三解脱门所行境界,与此三性,相摄云何?理实皆通。随相各一。空无愿相,如次应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禅家于祖忌献茶汤时,或于茶礼、汤礼之前所鸣之鼓。其敲鸣法为长击一通,煞声一下,行茶之终复击三下,由侍司主之。...佛学大辞典曰:菩提旧译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译曰觉,求正觉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维摩经曰:菩提心是菩...【四种资粮】 资粮,为趋向菩提之资本,或谓长养资益菩提之因的诸善法。修唯识行,有四种善根功德以为资助。《瑜伽...(杂语)译言食邑。德者之尊称。唯识述记四本曰:有大名居士,德重智高,芳振一时,英流八表。时人不敢斥其尊号,号...【五种心散动法】 p0273 瑜伽七十七卷十五页云:世尊!若诸菩萨、于奢摩他毗钵舍那现在前时,应知几种心散动法?善...行事钞·尼众别行篇:“律云,式叉尼,一切大尼戒应学。除自手取食,授食与他。若自取食食,律亦制犯。无沙弥尼者开...全称自性清净心。即众生本有之心,自性清净,离一切妄染。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一○上):“性心失真,认...(杂语)不要之文字。六祖坛经曰:若见本性,十二部经总是闲文字。...【离欲者相】 p1426 瑜伽三十三卷二十页云:复次此中云何应知离欲者相?谓离欲者、身业安住,诸根无动。威仪进止,...位于福建宁德之支提山西面。吴越王钱俶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历代均曾重修。以大雄宝殿为主,接连有天王、伽蓝...(书名)唐善导作观无量寿经疏四卷,于经题之下谭一经之深义,称为玄义分。...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某日,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贵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别的地方。方丈命他的两个弟子去做这件事,办好后回来复命。两...
阿弥陀佛,诸位吉祥。 今天呢给大家说一个《佛灵僧不灵》的故事。因为在我们南海普陀山呀,这观音菩萨的道场。大家...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这幅著名的楹联,语出清末名将左宗棠,最先撰录于...
净宗起信,类分有二,即顿信与渐信。顿信者乃是宿世净土善根的发露。皆前世宿命作佛道,若他方佛故,菩萨非凡人。宿...
我们讲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楞严经》是开悟,《法华经》是成佛。 《楞严经》在找本性的时候,它偏重...
楞严咒被称为佛经咒中之王,虔诚称念,功效感应殊胜。就是修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也一定要诵楞严咒。《楞严经》说:...
华德,是妙音菩萨能救护娑婆世界诸众生者,是妙音菩萨如是种种变化现身,在此娑婆国土,为诸众生说是经典,于神通变...
释迦世尊,在过去因地修菩萨行的时候,曾经当过印度波罗奈国的王太子,名叫慕魄。 慕魄太子出生后,便知道自己的宿...
三性与三解脱门相摄
【法相辞典】
【三性与三解脱门相摄】 p0220
上篇:三相建立缘起差别 | 下篇:三自性自他染净分别 |
(杂名)珍宝累积之山也。心地观经六曰: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无信手者,虽遇三宝,无所得故。智度论一曰...
茶鼓
菩提心
四种资粮
抱跋迦
五种心散动法
式叉摩那授食开闭
性心
闲文字
离欲者相
支提寺
玄义分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走不回去的小和尚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佛灵僧不灵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净土学人的起信之路

《楞严经》与《法华经》的差别

楞严咒是每个佛弟子必诵之咒

但甘其味,勿择其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