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三卷八页云:复次云何立声闻乘?谓三因缘故。一、变化故。二、誓愿故。三、法性故。变化故者:谓随彼彼所化势力,如来化作变化声闻。誓愿故者:谓有补特伽罗,于声闻乘,已发誓愿;即建立彼以为声闻。法性故者:谓有补特伽罗,本性已来,慈悲薄弱。于诸苦事,深生怖畏。由此二因,于利他事,不深爱乐;非为是事乐处生死。彼由安住此法性故;立为声闻。又觉法性故。谓于一切安立谛中,多分修习怖畏行转。由此因缘,证得圆满。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人名)Milinda,王名。译曰慈。弥兰王问那先比丘,人一生造恶,命终时念佛生天,如何?那先以船上置石之譬答之。...(一)声闻入见道以前之七位。又称七方便位、七贤、七贤位、七加行位。分别为:五停心观、别相念住、总相念住、暖法、...【成熟方便】 p0666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一页云:云何成熟方便?当知此有二十七种。一者、界增长,二者、现缘摄受...(术语)六欲之一。贪着身体之软细滑泽也。...东晋僧人。本姓关,字道林。陈留(今河南开封南)人。一说河东林虑(治所在今河南林县)人。世代事佛。初至京城建康...(经名)一卷,四晋竺法护译。四梵志避无常不能免,佛因说四不可得。...为日本律宗之总本山,位于奈良市西京五条。旧名龙兴寺,又号建初律寺,略称招提寺。南都七大寺之一。系我国唐代僧鉴...【不律仪色】 p0326 显扬一卷十四页云:不律仪色云何?谓不防护身语业者,由彼增上造作心心法故;依彼现行法,建立...(流派)Jatāvat,外道名。大日经疏一曰:社怛梵者,谓与知者外道,宗计大同。但部党别异故,特出之耳。...(杂名)又作羯耻罗,伽絺那。译曰煮狗人,断狱官。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羯耻那,此谓煮狗人。行瑫之杂集论音义曰:羯...原指乱世。于佛教则指尘世、凡界,乃谓充满五浊之恶世。五浊,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又五浊炽盛,浊...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龙藏本)...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
一、五色封章一笔勾 【原文】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
在这个以科技和经济为主流的当代社会,佛教无可避免地被边缘化。净土难信之法在现代遇到的挑战也日显突出。这可从两...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们解释一下。就...佛陀时代,舍卫国中有位大富长者的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孩子的相貌不仅端正殊妙、世间少有,更不可思议的是出生时双手...
佛法不是送人情的,不同世间法,可以作人情送。古人云:宁肯己身堕地狱,不以佛法作人情。如何是将佛法作人情呢?假...
这个口业我们解释一下。在菩萨戒是很重视口业,诸位!你打开菩萨戒,杀盗淫妄四根本戒不谈,后面六条的增上戒,有好...
佛教的因缘观,当它从一种理论的思想转化成一种实际的修证的时候,这个因缘的修证,它是分成内外两个因缘来看。外在...
三个法师在一破庙里相遇,对那座庙的破败他们很感慨。 第一个说:必是法师不虔诚,所以菩萨不灵。 第二个说:必是法...
三种因缘立声闻乘
【法相辞典】
【三种因缘立声闻乘】 p0213
上篇:三种大性大三摩地 | 下篇:三种所知障品粗重 |
【欲行】 p0982 瑜伽八十一卷七页云:欲行者:谓如十种受用欲中说。...
弥兰
七方便
成熟方便
细滑欲
支遁(约314~366)
四不可得经
唐招提寺
不律仪色
社怛梵
羯耻那
浊世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莲池大师《七笔勾》浅析

为什么你觉得净土之法那么难信

【推荐】一念虔诚皈依的心启动了弥陀本愿
宝手比丘

【推荐】人人只知有强冤家,而不知有软冤家

「自赞毁他」与「说四众过」

心住在外境,生命就产生了三种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