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一卷十六页云:如是三界,复有五种差别应知。一、相差别。二、麁重差别。三、方处差别。四、受用差别。五、任持差别。相差别者:谓欲界中色多相,不鲜净相,种种杂相。色界中色,少相鲜净相,非种种杂相。无色界中,虽无业所生色;而有定所生色。无见无对。又欲界中,有苦受相应相,瞋恚相应相,多随烦恼相应相。色无色界中,有苦受不相应相,瞋恚不相应相,少随烦恼相应相。麁重差别者:谓欲界中麁重,麁而损害。色无色界中麁重,细而不损害。方处差别者:谓欲界居下方,色界居上方,无色界无方处。受用差别者:谓欲界受用外门境界,色无色界受用内门境界。任持差别者:谓欲缠诸蕴,依四食住。色无色缠诸蕴,依三食住。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全一卷。唐代裴休集录于大中十一年(857)。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系裴休集录亲闻断际禅师希运之法要,间记其月日...(术语)刹那相对望而立三世,现在之一刹那曰现在,前刹那曰过去,后刹那曰未来。...【圆满次第】 p1241 瑜伽八十一卷十五页云:如世尊说:我昔出家,甚为盛美,第一盛美,最极盛美。此言显示盛美圆满...寻与伺。寻是寻思,寻求真理,指初步的思考;伺是伺察,指深入的、精细的思考。...【生有二种业】 p0479 杂集论四卷十一页云:生有二种业。一、令诸有情,名色六处触受,次第生起。二、与老死作缘。...【二无心定同异】 p0038 俱舍论五卷六页云:虽已说二定有多同异相;而于其中,复有同异。颂曰:二定依欲色,灭...【无有暂时少有所施】 p1090 无性释八卷五页云:若诸菩萨无有暂时少有所施者:是一切时一切施义。...(术语)显教十重戒之一。诫以无明毒药之酒与人,使人惛迷也。...唐代僧。马祖道一之法嗣,居于幽州(河北)盘山,宣扬宗风,故世称盘山宝积。籍贯、生卒年均不详。谥号“凝寂大师”...(术语)有分别作用之意。对于无分别而言。六识中眼等五识,唯有寻伺相应之自性分别,故俱舍论二,名之为无分别,第...【恚寻害他】 p0939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二页云:云何恚寻害他?答:如有一类、起瞋缠故;断害他命。如是害他。...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从前有位比丘,每天都会到城外旷野的坟场。而比丘在往坟场的途中,都必须穿越一块田地。田主人看到比丘老是穿越他的...(一)文殊的事迹 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的译音,略称文殊。新译曼殊室利。汉译为妙德,义为万德圆明,皆彻性原。...
你看我们现在都活在妄想,所以我们往生弄得自己非常没把握。我们一个人要往生,要假设临命终的时候没有人刺激我们,...
念佛一法可以渗透到我们的行、住、坐、卧里面,你走路不用脑筋的时候,你一步一句佛号;你等车,也可以念佛,坐在车...
一个人要把心量扩大,要离开所有过去生命经验留下的错误的概念,只有一个方法:把你的内心清空,把你的生命归零。你...问: 师父,念佛或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觉醒法师答: 虚云老和尚在《皮袋偈》中曾写道,始终如一念...(一) 什么是佛教 问: 创造佛教的人是谁? 答: 这个人说起来谁都知道。他是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名叫悉...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更见世尊,乃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佛说无量...
三界有五种差别
【法相辞典】
【三界有五种差别】 p0210
上篇:三行杂染安住心 | 下篇:三自性粗细分别 |
【聪明】 p1404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言聪明者:谓与引发慧相应故。...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刹那三世
圆满次第
寻伺
生有二种业
二无心定同异
无有暂时少有所施
酤酒戒
盘山宝积
有分别
恚寻害他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比丘与田主人
文殊菩萨的事迹与思想

不与一切万法为伴侣

念佛不妨碍我们日常的工作

妄想那么有力量,是因为你攀缘它
念佛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推荐】觉海慈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