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五卷二十一页云:复次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有三圆满。何等为三?一、行圆满。二、果圆满。三、师圆满。行圆满者:谓为触证断无欲灭界故;听闻正法,为他演说,自正修行法随法行。是名行圆满。果圆满者:谓即由此法随行增上力故;心善解脱。又能证得现法涅槃。是名果圆满。师圆满者:谓能引发一切梵行之法,皆用世尊为根本故;皆由世尊转法眼故;皆以世尊为所依故。由如来出世,有彼教可知;故说世尊为彼根本。佛出世已;观待彼彼所化有情,说正法眼。师及弟子,展转传来,故说世尊,转正法眼。转法眼已;若有于中生诸疑惑;唯依世尊,乃能决了。故说世尊,为所依止。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如来受乳糜及麦蜜处】 p0583 西域记八卷二十五页云:憍陈如等住处东南,有窣堵波。菩萨入尼连禅那河沐浴之处...(书名)一卷,唐不空译。略名诸部要目。就真言诸部而列其要义。...造业既有同别,所以受用亦成共与不共。所言变者,谓变异也。共不共四变者: 一、共中共 如无主山河等,多人之...【不受后有】 p0328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页云:不受后有者:谓于七有,亦永尽故。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卷八页云:不...(仪式)法事之初曰开白,终曰结愿。开白云者,于法事初必读表白文也。...忍波罗蜜,梵名 ārya-Ksānti-Pāramitā。为十波罗蜜菩萨之一。又作忍辱波罗蜜菩萨。音译为阿利也乞叉底波罗蜜多...法界观,为华严宗观门之枢要,可分为真空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等三观。法界即所观之境,三观即能观之观。又作...【求报施】 p0696 集异门论十八卷二页云:云何求报施?答:如有一类、作是念言:我今若施彼如是如是物;彼亦当...(杂语)大日如来出生西方金刚利菩萨之智也。出生义曰:就一切如来永断习气智而生金刚利。...何等相差别?谓蕴界处一一自相差别。...(杂语)声闻之人,怖世间生死之苦,愿求真空之涅槃,为证佛果之障也。...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劝发菩提心文...无量义经...问: 诵经、念佛不能清净,时时妄想杂念,这样是否都白念了呢? 大安法师答: 不会的。我们念佛不能清净是正常的:...问: 上班族必须听命于老板、上司,但如果你觉得老板并不高明,心里骂他猪头,对他的意见却还点头称是,那不是很虚...
过去有一位国王名萨和檀,即施一切义,只要他人有所求,从不违逆,总是慷慨布施,其声名远播,无人不知。一日,文殊...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比丘尼,其中有位年轻的比丘尼,他也是发好心、立好愿,跟随佛陀出家。但是他有一种习气尚未去除...
有人认为在佛前上供只是表示一种尊敬的心态,并没有实际意义;有人将供佛理解成一种交易,人们向佛献供祈愿,佛收供...在人间,父母、子女亲情难以割舍,面临生离死别之时更是苦痛难言。人生在世,首先要体悟的道理,就是「苦谛」: 在...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林给孤独园弘法时,一位名叫吉离舍瞿昙弥的比丘尼,与其他比丘尼同住在王园精舍。早晨时,她...有一天,神创造了一头牛。 神对牛说:你要整天在田里替农夫耕田,供应牛奶给人类饮用。你要工作直至日落,而你只能...
三圆满
【法相辞典】
【三圆满】 p0174
上篇:三世法 | 下篇:三胜学 |
(术语)凡夫阿赖耶识之不觉义,分为十重言也。禅源诸诠四曰:此识(阿赖耶识)在凡,常有觉与不觉二义。觉是三乘圣...
如来受乳糜及麦蜜处
陀罗尼门诸部要目
共不共四变
不受后有
开白
忍波罗蜜菩萨
法界三观
求报施
永断习气智
相差别
声闻畏苦障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诵经念佛妄想很多,是否都白念了
在不完美的工作环境里训练自己

国王携妻舍身为奴
诓骗同伴的鸟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