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六卷十九页云:何等菩萨勤修学已;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当知菩萨,略有十种。一、住种姓,二、已趣入,三、未净意乐,四、已净意乐,五、未成熟,六、已成熟,七、未堕决定,八、已堕决定,九、一生所系,十、住最后有。此中即住种姓菩萨,发心修学。名已趣入。即已趣入,乃至未入净意乐地,名未净意乐。若已得入;名已净意乐。即净意乐,乃至未入到究竟地,名未成熟。若已得入;名已成熟。未成熟中,乃至未得入决定地,决定行地,名未决定。若已得入;名已决定。已成熟中,复有二种。一者、一生所系。谓此生无间,当证无上正等菩提。二、住最后有。谓即住此生,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如是如说从初种姓,广说乃至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十种菩萨,于菩萨学,能正修学。此上更无能正修学,若于中学;若如是学。非如所说诸菩萨上,更有菩萨,于菩萨学能正修学。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顶法】 p1026 雑集论八卷十八页云:顶法者:谓各别内证于诸谛中明增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由彼顶法,展转...(术语)持无尽之法而生无量之性功德,名为法界,由此法界应众生之机而等流出,谓之法界等流。名如来之教法也。...指自性清净心。妙,即无上、最上之意;净,清净之意。明,即远离无明而达于彻悟之境地。 p2853...指白月最末一日(第十五日)及黑月最末一日(第十四日或第十五日,即晦日)两度之布萨。于该二日宣说戒经而令僧众清...【遍计所执】 p1123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页云:愚夫于此,横执我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如空花等,性相都无。一切皆名遍...俱舍论云四种对治,对即敌对,治即攻治。譬如人有此病,即用此药治之,故名对治。 一、厌患对治 谓众生见欲界...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四十三愿。即闻弥陀名号之行者,寿终后得生于尊贵之家。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上)...(术语)无因缘之造作也。如言无为。七帖见闻七曰:圆教意十界三千万法皆中道,法尔任运自然体,始令造作法无之故,...(行事)但于心中起供养之思,而不现于事实也。又心中起至诚之供养想也。苏悉地经中曰:有四供养,遍通诸部一切处用...(术语)总称外道一切妄计之论。彼虽有不生不灭之言,然皆是妄情分别生死之因,故名生论。楞伽经四曰:灭除彼生论,...【一分常论】 为古代印度外道所执的六十二见之一;属于计执前际而起的常见。此类外道共有四种,故又称四种一分常论...准提咒持诵仪轨...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嘉兴藏流通本)...
我们要想对治烦恼,以我个人的体会,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过去忘掉,千万莫回忆过去。我们现在出家受了大戒,在清净道场...世间低廉的东西人人都买得起,欲取之得之比较容易。高贵的东西价钱高,取之得之也较不容易,人有富贵贫贱,与贫贱的...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而诸凡用度,皆是化现。非如此土,由人力造作而成也。印光法师《与徐福贤...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最难断者唯淫,最易犯者唯杀。 二者之中,淫则稍知自爱者犹能制而不犯。然欲其意地...
我们好好的去受持《楞严经》、弘扬本经,到底有什么样灭恶的功德? 我们来看佛陀对阿难尊者的告诫和开示: 阿难!若...
我们念佛的最大障碍,是把它想得太难了,好像生极乐世界是遥不可及的样子,其实很简单。有人说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去了...
念佛的心理背景是要至诚恳切,这四个字是非常重要的。印祖往生前留下的最后开示中,也是特别强调这四个字。最后临往...
海青,《佛光大辞典》解释得非常全面,对于我们增广见闻很有好处,今引用如下: 乃宽袍大袖之唐装,为我国佛门缁素...
十种菩萨
【法相辞典】
【十种菩萨】 p0110
上篇:十种声闻 | 下篇:十想行相 |
【解释】 p1234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页云:解释者:谓能显示彼自性故。...
顶法
法界等流
妙净明心
白黑布萨
遍计所执
四对治
生尊贵家愿
无作
运心供养
生论
一分常论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千万莫回忆过去
沉香烧炭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无不如意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

受持弘扬楞严经的真实功德和意义

念佛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带业往生的必要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