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五卷八页云:又契经说:无想灭定,染意若无;彼应无别。谓彼二定,俱灭六识及彼心所,体数无异。若无染意,于二定中,一有一无;彼二何别。若谓加行界地依等有差别者;理亦不然。彼差别因,由此有故。此若无者;彼因亦无。是故定应别有此意。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purusadamyasārathi,巴利语 purisadamma-sārathi。音译富楼沙昙藐娑罗提。佛十号之一。意指可化导一切丈夫...【眼触所生思身】 p1000 集异门论十五卷三页云:云何眼触所生思身?答:眼及诸色为缘生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故...(术语)与泥洹,涅槃同。僧肇无名论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后异出,盖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秦言...执著有的一边和执著无的一边,因为都是一边之见,所以叫做边见。...(术语)一心而不散乱也。阿弥陀经曰: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慈恩之阿弥陀经疏曰:一心不乱者...(365~442)南朝刘宋僧。吴(江苏苏州)人。年少时与龙光寺昙干同游长安,从学于鸠摩罗什,因得罗什之赞赏而参与译...(术语)Sāma-veda,四吠陀之一。新称縒摩吠陀。百论疏上之下曰:三三摩皮陀,明欲尘法,谓一切婚嫁欲乐之事。...(术语)真言之阿等一字,生无量之义。譬如草木之种子,故名种子。诸尊各有种子,标所具之众德。仁王经轨曰:言种子...【罗睺罗】 什曰:阿修罗食月时,名罗睺罗。秦言覆障,谓障月明也。罗睺罗六年处母胎所覆障故,因以为名。西域...【树等有命】 p1391 瑜伽六十五卷六页云:复有离系出家外道,作如是说:一切树等,皆悉有命。见彼与内有命数法,同...(一)定心与散心。又称定散二心。定,即禅定,指止息妄念杂虑,令心住于一境;散,指心恒驰攀缘六尘之境且暂住之。故...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十善业道经...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后一定得出家,因而裹足不前。出家是源自印度佛教的制度,我国...
您听过回声吗?有一种回音壁,弧形的,两端相距有几百米,一个人在回音壁的一端说话,哪怕是声音很小,站在回音壁另...
这个身就是革囊,革囊就是包着一层皮的这种厕所:我们的身体里面有种种不净之物,非常得肮脏。但是人很颠倒,这种不...
圣严法师曾在金融风暴期间鼓励台湾企业家,在面对各种危机与挫折时,要学会面对、接受、处理、放下。圣严法师认为,...
《大智度论》里谈到这么一位国王,是虔诚的优婆塞,也有修行。他问佛陀:我常常在处理政务、与他国的战事问题时心很...问: 用计数念佛好还是用清净心念佛好? 大安法师答: 对初学者来说,宜从计数念佛入手,功夫渐深,自然与弥陀名号...
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你必须把你的生命完全投入到弥陀的本愿海当中,那么依止这样的心情把佛号提起来。 那么这样有...
学佛第一个观念,就是 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 。看众生的过错,永远污染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
二定有别证
【法相辞典】
【二定有别证】 p0032
上篇:二十心相生 | 下篇:二无因生论 |
佛陀成道最初三七日中说华严经,临灭度时一日一夜中说涅槃经,故有华严朝、涅槃夕之称。 p5250...
调御丈夫
眼触所生思身
泥曰
有无二边
一心不乱
僧弼
三摩皮陀
种子
罗睺罗
树等有命
定散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慧律法师:学佛并非都要出家

「南无阿弥陀佛」之声

身心的污秽,才感招环境的污秽

【推荐】危机是人生的常态,不要惧怕危机

净土行人不可忽视的熏习力量
计数念佛好还是用清净心念佛好

【推荐】在忆佛念佛中破除障碍、增长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