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二卷十三页云:复次有二法见。一、有为法见,二、无为法见。有为法见者;谓如有一,于谛依处,及谛自性,皆如实知。云何名为谛所依处?谓名色及人天等有情数物。云何为谛?谓世俗谛,及胜义谛。云何世俗谛?谓即于彼谛所依处,假想安立我,或有情,乃至命者,及生者等。又自称言:我眼见色,乃至我意知法。又起言说:谓如是名,乃至如是寿量边际。广说如前。当知此中唯有假想,唯假自称,唯假言说,所有性相作用差别,名世俗谛。云何胜义谛?谓即于彼谛所依处,有无常性;广说乃至有缘生性。如前广说。如无常性。有苦性等,当知亦尔。若于如是世俗胜义谛所依处,其世俗谛,如实了知是世俗谛。其胜义谛,如实了知是胜义谛。如是名为有为法见。若有成就有为法见。苾刍,齐此言说满足。云何名为无为法见?谓即于彼谛所依处,已得二种谛善巧者,由此善巧增上力故;于一切依等尽涅槃,深见寂静;其心趣入。如前广说。乃至解脱。如是名为无为法见。若有成就无为法见。苾刍,齐此言说满足。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名 Mūlārādhanā。系印度耆那教空衣派僧西瓦亚(梵 ?ivārya)所编纂,由二一七○偈组成。ārādhanā 一语,...(杂名)须弥山也。金刚顶经曰:妙显山,旧云妙高山。...【谓空假中】 荆溪临终顾命众曰:一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不一不异谓之中。章安云:天台传南岳三种止...【有制立及无制立】 p0555 瑜伽一百卷二页云:若所犯罪,诸佛世尊,于别解脱毗奈耶中,建立为犯;名有制立,与...(杂名)无疑之信心也,又无垢之净心也。中阿含经四十一曰:清净心尽脱淫怒痴,成就于三明。胜鬘宝窟上本曰:清净心...北宋无为(安徽)人。字次公,号无为子。雄才俊迈,年少登科。好禅,历叩诸山名宿,参谒天衣义怀,义怀每引庞居士之...为佛教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之基本理论。又作因果应报、因果业报、善恶业报。谓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法则支配之,善因必...全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谓诸法原本之体性,乃言语所不能尽,亦非思虑分别所能知。盖诸法之体性本来清净寂灭而常...【除色想】 p0910 大毗婆沙论四卷五页云:问:有多处说除色想言,谓此处说:入无色定,除去色想;乃至广说。大...披是把袈裟盖著两肩,袒是露出右肩。...(术语)心为万法之根源,故曰心源。菩提心论曰:妄心若起,知而勿随。妄若息时,心源空寂。万德斯具,妙用无穷。止...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龙藏本)...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永远完美的东西,就像你认为自己已经一切准备就绪,结果等到了机场才发现没有带身份证。 我们永远...
儒家思想认为什么是好人?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能够启发道念。他今生通过学习,努力改变自己。什么叫作坏人?他也不...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提的就是妙音...有些人在遭遇困难时,就说:这是我的业障重。不仅是遇到了麻烦事,有时明明一帆风顺,只不过事情忙了一点,也会说:...
无量劫以来,我们一念无明,迷惑颠倒,造诸恶业,轮转六道,很难发起出离心。所以,必须要激活!要把它激发起来,激...有一个人名叫钱琨,平日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因为不治生计,又无恒产,没有多久,便以壮年之躯而饿死了。钱琨死了之...
往昔,佛陀游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毗沙王、优填王、恶生王、优陀延王,这五大国王以波斯匿王为首,...前几天看《动物世界》,有这样一组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南极大地的水陆交接处,一只企鹅正在水中悠闲地游泳...
二种法见
【法相辞典】
【二种法见】 p0024
上篇:二种正法 | 下篇:二种出家 |
(行事)又曰三周忌,三周关,死后三年之忌日也。此日请僧设斋而祈追福。...
根本成就论
妙显山
谓空假中
有制立及无制立
清净心
杨杰
因果报应
诸法寂灭相
除色想
披袒
心源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有痛苦生命才有意义

【推荐】想趋吉避凶,就要调伏欲望

心力跟佛力之间的桥梁
圣严法师《不要埋怨是业障》

人生八苦
这里就是地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