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八卷四页云:灭者:有二种,应知。一、暂时灭,二、究竟灭。暂时灭者:于已成熟已解脱有情,诸佛如来,暂时示现入般涅槃;非是究竟。究竟灭者:谓一切烦恼,及彼习气,及所依苦,究竟永尽,应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凡诸经之题目,有佛自立,有经家所立。佛自立者如金刚经。经曰: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心净则佛土净,心染则国土秽。净土秽土,悉依一心染净而现。...(一)梵语 hastin。为象之别名。据隋代吉藏之百论疏卷上之下载,象有七肢,以手为殊胜故,遂取名为“有手”。同书并...(杂名)又名金田。佛寺之别称。取须达长者布金买祇园之故事也。释氏要览上曰:金地或云金田,即舍卫国给孤长者侧,...【奉教心】 p0826 瑜伽八十四卷四页云:奉教心者:无恼乱心,唯欲求解故。...指古德。即先辈之有德者。禅苑清规卷二(卍续一一一·四四四上):“有底偎刀避箭,不肯荷负丛林,既非同死同生,可...(名数)云门宗之三高僧也。元至正年间,云门山有三禅师。一浮休允若,二断江觉恩,三休耕逸。三师时居韶州云门山,...(衣服)又作一纳。一枚之衲衣也。衲衣为僧衣之名。佛祖统记六慧思传曰:平昔御寒,唯一艾纳。...(术语)前生未了之因缘也。苏轼诗曰: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杂语)Loha,金铁之总名。见梵语杂名。...相对于“因位”、“因地”而言。即依因位之修行而得妙觉果满之极位。又作果位、果极。又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果地各...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1 心量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 2 放下,是一条最可靠的幸福之路。 3 不要砍倒给你遮阳的树。 4 最有智慧的人...
有两个女子都得到庵罗果。其中一位是吃完果肉但不留果实内的种子,另一位则把庵罗果中的种子留下来。这一位留种子的...
1.生平 承远大师(公元712---802年),四川绵竹县人。开始学道于成都唐公,二十四岁时,离开四川到荆州玉泉寺,依惠...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流水长者子 金光明经上记载着,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六度万行以来,有一世为流水长者子,偶然看见上万条鱼类因池水干...
现在人一般误以为佛教是消极的出世的,甚至有一些初学佛者受到这种风尚的影响,生起强烈的悲观厌世情结,忘记了大乘...无论在家在庵,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
我有这个感觉,恐怕在座的你们也有这感觉,你自己如果烦得很,坐也不是,睡也不是,走也不是,你就要注意了,注意什...
二种灭
【法相辞典】
【二种灭】 p0022
上篇:二种道 | 下篇:二种转 |
指世间之人无法思议测度之四事。又作四事不可思议、四种不可思议、四不可思议。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载,即:(一)众...
二种立题
染净心
有手
金地
奉教心
先德
云门三高
一衲
未了因
路贺
果地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慧律法师《2007年新春开示法语》

广植善因获福无量

净宗三祖-承远大师

了凡四训白话篇
祖师大德放生事迹及开示

初学佛应克服的哪些误区
【推荐】从朝至暮,一句佛号不令间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