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无学正思惟】 p1074 集异门论二十卷十二页云:云何无学正思惟?答:诸圣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子题:诵戒时应诵二部律、为未受具人说五篇名得罪、先行受具人筹后行沙弥筹、受具人筹、沙弥筹、上座应说戒持律作羯...(术语)近六波罗蜜之波罗蜜也。菩萨自初地至第七之间,在漏无漏间杂位,因烦恼而故意修行,非任运无功用修行也。此...梵名 Licchavi,巴利名同。古代中印度吠舍厘城(梵 Vai?āli,巴 Vesālī)之种族,属跋祇族(梵 Vrji,巴 Vajjī...何等变异相?谓诸行异生由不相似相续转故。...指大乘起信论。大乘起信论为马鸣所造,故称马论。与释摩诃衍论(龙树造)又称龙论之意义相同。(参阅“大乘起信论”...(术语)谓台家圆教所谈之三谛。三谛为空假中,藏通二教依空谛之一,别教虽添假中二谛。然空假中次第而观,故谓为隔...【无难最胜】 p1067 辩中边论下卷三页云:无难最胜者:于他有情所修善法,但深随喜;令自施等波罗蜜多,速圆满故。...【缘大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p1306 瑜伽七十七卷五页云:若缘乃至所受所思契经等法,为一团等,作意思惟;非缘各别...【莫诃婆伽】 此云麝。...资持记·释二衣篇:“补方,旧云,即裁五彩畟方补合成者。”(事钞记卷三二·二一·一六)...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十善业道经...十小咒...有位满腹学问的博士买了一只驴子,付了钱之后,突然想到不妥当:「现在我付钱给他,万一有一天我把驴子牵回去之后,...
印光大师教我们,佛法从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就有十分利益。忏公师父更常提示我们:「竭诚...
发菩提心是佛教常用术语,全称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修行学佛就是要向佛学习。从身口意开始,学佛的身、学佛的口、学佛的意。学佛的身就是学佛的行为,行住坐卧怎样达到...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这次学人受会长的邀请,来跟大家讨论净土宗的理论跟修学的方法。那...
真如法性,生佛体同。迷悟攸分,凡圣迥别。欲复本有之心性,须断幻妄之惑业。欲断惑业,非严持净戒,力修定慧不可。...鬼逼禅师,本来是个专门赶经忏的和尚,每每忙到三更半夜,才踩着月光归去。 某一晚,他刚赶完一堂经忏,回程中路过...
在不空大师译《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中有这样一段普贤菩萨自问自答的话: 问:世有诸天鬼神,其数甚多,何唯供...
钵塞莫
【翻译名义集】
【钵塞莫】或云阿唎吒迦二合。此云数珠,木槵子经云: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个,常自随身,志心称南无佛陀、南无达摩、南无僧伽,乃过一子,具如彼经。
上篇:钵里萨罗伐拏 | 下篇:钵多罗 |
【断律仪】 p1415 俱舍论十四卷五页云:静虑无漏二种律仪,亦名断律仪。依何位建立?颂曰:未至九无间,俱生二名断...
无学正思惟
说戒人法是非
近波罗蜜
随舍利
变异相
马论
圆融三谛
无难最胜
缘大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莫诃婆伽
补方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博士买驴

圣人的血泪

【推荐】菩提心是一切诸佛成佛之种子
惟觉老和尚《吃素与学佛》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笃修净业临终预知,念佛往生之贞女典范
鬼逼禅师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