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杂语)止观十下曰:空生空死,唐弃一期。享空生而空死也。与醉生梦死同。...日本佛教用语。又作经流。于经木上写亡者之戒名、法名,放入水中流走,称为经木流。系为日本大阪四天王寺,于春秋两...二身之一。即托于父母所生而具足三十二相之佛身。与“法身”相对。又作生身佛、父母生身、肉身、随世间身。又以神通...(杂语)我执与烦恼障,又法执与所知障也。...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不犯中,初谏便舍;若非法律;若为无智人诃谏时,语彼言,汝和尚阿阇梨所行亦尔,汝可更学...(经名)一卷,唐玄奘译。依大梵王及观世音之请而说此咒。持者不更受恶趣之生。...(名数)四律者:一、十诵律Sarvāstivāda-vinaya,六十一卷,后秦弗若多罗译。是五部中之萨婆多部也。二、四分律...(杂名)法华最胜等论议之场处也。...(名数)小乘俱舍之见思二惑总数也。...1、显教和密教。显教是显明易懂之教,如应身佛释迦牟尼如来所说的一切大小乘教法是;密教是秘密难晓之教,如法身佛...劫,指长久之时间单位。阿弥陀佛在过去世为法藏比丘,于修行时,立四十八愿以期成佛。自成佛以来,至今十劫。阿弥陀...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金光明最胜王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问: 我是缅甸华侨,我看经书有的时候不懂,那天有一个小姐跟我说,拿经书来这样翻,那个字会发光,等于念那部经一...
生命是轮回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在修炼文化较为普遍的古代就更为常见。 苏东坡的前世 苏轼,字...【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 问题来了,前面一路下来都是讲般若,是菩萨六度里...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善巧方便大甲胄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得名菩萨摩诃萨也。超胜一切声闻独觉...众生心性 与佛同俦 由迷背故 轮回不休 如来慈悲 随机说法 普令含识 就路还家 无奈根性 万有不齐 非出格人 ...美国经过研究,统计了一组数据,进一步佐证了吃素对环境的净化作用! 美国,只要每个人都吃素一天,美国将能节省下...
这次我们再打通了整个欲界来讲,咱们作为人,在四土的凡圣同居,三界的欲界,六道的人道,那么我们一般以为说,人好...
一个生死凡夫为什么加罪障呢?因为我们的生命当中,每一个人在流转当中,既有罪又有障,这种罪跟障的结合,就使令我...
二翼
【翻译名义集】
【二翼】亦喻二轮,又譬二门。故止观云:驰二轮而致远,喻止观以横周;鼓两翅以高飞,譬定慧之竖彻。故荆溪咨左溪曰:畴昔之夜,梦披僧服,腋二轮,游大河之中。左溪曰:噫!汝当以止观二法,度群生于生死之渊乎!大品:佛告须菩提:譬如有翼之鸟,飞腾虚空而不堕坠。虽在空中,亦不住空。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学空解脱门,学无相无作解脱门,亦不作证,故不堕声闻辟支佛地。譬二门者,智论云:欲成佛道,凡有二门:一者福德,二者智慧。行、施、戒、忍,是为福德门。知一切诸法实相,摩诃般若波罗蜜,是为智慧门。菩萨入福德门,除一切罪,所愿皆得;若不得愿者,以罪垢遮故。入智慧门,则不厌生死,不乐涅槃,二事一故。今欲出生摩诃般若波罗蜜,要因禅定门,禅定门必须大精进力。此以六度,合譬二门,免踟蹰于小迳,令优游于通衢也。宝积喻二种缚:一、见缚,二、利养缚。又喻二种痈疮:一者见求他过,二者自覆己罪。又喻二种毒箭,双射其心:一、邪命为利,二、乐好衣钵。此三双喻,览宜自照。中绳之谓君子,不中绳之谓小人焉。
上篇:一门 | 下篇:三目 |
合称梵网经所说之十重禁戒与四十八轻戒。 p1047...
空生空死
经木流
生身
执障
恶性拒僧违谏戒开缘
胜幢臂印陀罗尼经
四律五论
论场
九十八使
二教
十劫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翻翻经书是否等于跟念经一样

苏东坡的前世后身
忍辱波罗密

菩萨一发菩提心顿断五欲
饬终须知
吃素一天对环境的影响

佛法宇宙观之四大部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