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楞伽,梵名 Lavkā,巴利名同。又作[食*夌]伽山、[马*夌]迦山、楞迦山。意译难往山、可畏山、险绝山。相传此山乃佛...(术语)为示法之永,假说未来际也,如过去无极际,未来亦无有际底也。心地观经四曰:当证无上菩提果,尽未来际常不...谓一真法界之体乃自然无为而成,其体无二无妄,清净无漏;其性不生不灭,故妙用无穷。[楞严经卷八] p64...增长,梵名 Virūdhaka,巴利名 Virūlhaka,音译毗噜陀迦。西藏名 Hphags-skyes-po。又作毗留多天、毗流离天、鼻...指本来久远之昔时。即佛最初成道(成佛)之时。据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载,世间一般皆以释尊为伽耶始成之新佛,实际...子题:非处行欲、非处行淫、非时行欲、非时行淫 济缘记·释受戒篇:“善生六重者,彼云:一、杀;二、盗;三、邪淫...(物名)又作安缮那,安禅那。黑色之药品。慧琳音义十二曰:安膳那,眼药名,此药石类,深青色,兼有紫绀色,亦似金...全一卷。全称慈明禅师五会住持语录。又作慈明和尚语录。宋代僧石霜楚圆撰,黄龙慧南重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编...小乘律藏所说的戒律,有五戒八戒十戒与具足戒等数种。在具足戒中,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戒...(杂语)Lakṣā,译曰紫色。玄应音义一曰:罗差或言洛沙,讹也。应云勒叉,此译云紫色也。...子题:度海人、罗刹、浮囊、净心地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摄论云,菩萨得无分别智,一切尘不显现,由有胜智方便,...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毗尼日用切要...往生论...
问: 九品往生中,下品分别要住胎多久才见佛?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你只要读过《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就会知道。首...问: 作为一名退休的教师,虽然有诵经念佛,可心里总是放不下学生,并且还想继续深造去帮助别人,请师父指点。 慧律...
凡修净业者,当成全人之正念,及预为眷属,示其利害。 我们修净土的人,想要往生、成就正念,有两个地方特别要注意...
九十岁老和尚在客堂对一群出家众开示:在胎、卵、湿、化四生中,我们每个都曾去做过,在别道中受完业报,投入父母胎...问: 在日常忙碌的工作、生活和种种牵挂的影响下,我们这些为生活穷忙活的人,念佛的信愿要具体达到什么程度,才能...
虚老在世的时候,经常讲这两句话:随缘就是家乡,放下就是道场。那时候,有的人跑来亲近虚老,没住到三五天又来告假...
人应该储存的是福报,有福报,走到哪里都有的吃,做什么行业都能赚钱,因为福报在的缘故。没有福报,钱也守不住。而...
宋朝的草庵禅师是一位禅宗的大德,同时也是弘扬净土的。在草庵禅师《念佛诀》一文中,把念佛跟念死的关系解释得非常...
波罗伽
【翻译名义集】
【波罗伽】大论:秦言度彼岸。华严云:以波罗蜜船,于生死流中,不依此岸,不着彼岸,不住中流,而度众生,无有休息。
上篇:波罗蜜 | 下篇:豆佉 |
(347~419)东晋僧。吴(江苏吴县)人,俗姓竺,故又称竺道祖。年少出家,为台寺支法齐之弟子。幼有才思,精勤务学...
楞伽山
尽未来际
一真无为
增长天
本时
六重二十八轻戒
安膳那
石霜楚圆禅师语录
小乘戒
罗差
地上菩萨方便行十恶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下品三生分别要住胎多久才见佛
有诵经念佛,但内心总是放不下该怎么办

【推荐】正确的临终关怀,应该要提前做

这色身是要来受这娑婆劫的
如何念佛才能算深信切愿

随缘就是家乡,放下就是道场

人应该存福报,胜过存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