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术语)谓密教所依之经典中,善无畏三藏译之大日经七卷,与不空三藏译之金刚顶经三卷也。...【亲近修习若多修习】 p1386 瑜伽八十六卷十七页云:谓于此中,由正修习闻所成慧;说名亲近。由正修习思所成慧,能...(术语)佛之异名。度众生于彼岸之船筏之意。无量寿经曰:船师大船师。运载群生,渡生死河,置涅槃岸。晋华严经二十...梵语 ekasmij samaye,巴利语 ekaj samayaj。指佛于某时说法之时期。诸经之首,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一语...(佛名)贤劫千佛中最后佛之名。宝积经号为楼由,翻为涕泣。别经曰楼至,译为啼哭。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最后...(名数)佛弟子中以舍利弗,目连,须菩提,摩诃迦叶为四大弟子。智度论谓舍利弗目连为佛左右弟子。须菩提修无诤定,...三藏法数云: 一、一切智无所畏 一切智者,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尽知尽见也。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是一切...(术语)又云瞋恚。三毒之一。梵曰讫罗驮Krodha,于苦与苦具憎恚,谓之瞋。使身心热恼,起诸恶业者。唯识论六曰:云...(术语)阿赖耶识之异名也。因彼识为偏依圆三性所知法之所依故也。唯识述记三末曰:所知者,三性与彼为依,名所知依...唯一的真理。谛就是真理的意思。...(书名)日僧梅尾所传之秘法也。(一)智拳印。(二)外缚五股印。(三)与愿施无畏印。为法报应三身之印明,以(四...(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净土十疑论...
出家前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常常有病人会问我:医师你几岁啊?我说:三十二岁。结婚了没有啊?给你作媒。我就会请问她...
特别要注意临命终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愿非常重要,那个时候的思想非常重要,那个时候是不是还能念佛、念法、念僧,那...
世人想求长生,殊不知修净土法门正能获得长生不老。 昙鸾大师就有这个觉悟,昙鸾大师为什么修净土?他原来也想修仙...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乞食一边赶路,日夜兼程,不敢稍有停息。因为在行前,他们发了...
佛住在婆只国设首婆罗山的鹿野深林时,有位一百二十岁的年迈长者,名叫那拘罗。由于色身羸弱,因而饱受病痛之苦。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此类的话语:你说的话伤了我的心!你的行为伤了我的心!我的心被这件事伤害了!...
学佛人要自利利他,要发心度人。你度一个人学佛,承此功德,自己修行时能减少障碍。你无心度人,怎会有福报? 若能...
南宋词人辛弃疾曾感慨道: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确,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奏响了人生的主旋律,生活中总是充...
修多罗
【翻译名义集】
【修多罗】或云修单兰,或修妒路。西域记:名素怛览。旧曰修多罗,讹也。或言无翻,含五义故。摭华云:义味无尽,故喻涌泉;能生妙善,故号出生;揩定邪正,故譬绳墨;能示正理,故名显示;贯穿诸法,故名结鬘。含此五义,故不可翻(出心论)。或言有翻,妙玄明有五译:一翻经,二翻论,三翻法本,四翻线,五翻善语教。天台定云:今且据一名以为正翻,亦不使二家有怨。何者?从古及今,译梵为汉,皆题为经。若余翻是正,何不改作线契?若传译佥然,则经正,明矣!以此方周孔之教,名为五经,故以经字翻修多罗。然其众典,虽单题经,诸论所指,皆曰契经。所谓契理、契机,名契经也。摭华云:契理则合于二谛,契机则符彼三根。经者,训常、训法。妙玄云:天魔外道不能改坏,名为教常。真正不杂,无能踰过,名为行常。湛然不动,决无异趣,名为理常。又训法者,法可轨;行可轨;理可轨。佛地论云:经者,贯摄为义,贯穿所应知义,摄持所化众生。慈恩云:为常,为法;是摄,是贯。常则道轨百王,法乃德模万乘,摄乃集斯妙义,贯乃御彼庸生。庶令同出苦津,终归觉岸。
上篇:冰伽罗 | 下篇:毗柰耶 |
(书名)三论宗所依之论藏也。一、中论,申明大乘中实之理。故名中论。龙树所造五百偈(实四百四十六偈),有二十七...
两部大经
亲近修习若多修习
船师
一时
啼哭佛
四大弟子
四无所畏
瞋
所知依
一谛
光明真言一明七印口决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推荐】娑婆世界有多苦,肿瘤医生亲历患病众生相

常修梵行,为了临终一念

修净土法门获得真正的长生不老
能走多远走多远吧

身患苦,心不患苦
没有人可以伤害你的心

这样你修一年,就超过人家修十年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