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五根五力】 p0266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一卷九页云:五根者: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亦尔。此五随...(杂语)真实微妙也。教行信证行卷曰:称名则是最胜真妙胜业。...又作不思议变易身。即受不思议变易生死之身。系由无漏之定力、愿力所助感,妙用而难测。[成唯识论卷八](参阅“变...又作取名。即于禅林中,为新受戒或皈依者初取法名之意。然安名未必限于受戒或皈依之时,禅宗语录即记载不少师家透过...(术语)Dṛṣṭyanta,译曰见边,所见之边际也。乃因明之譬喻。譬喻者,以所见之边为成立未所见之宗者,故名见边。...禅宗寺院中饭食之讯号。即库堂行者于斋、粥“下钵”时,在厨前之云板上敲击三会(一会三十六下),称为长版。禅苑清...(杂语)静虑之略字。采静之青,采虑之心也。...(佛名)释迦修行中出初僧祇满位之佛名。智度论四曰: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为初阿僧祇。旧俱舍十三作刺那尸弃...【故思业】 p0881 瑜伽九卷六页云:故思业者:谓故思已;若作业,若增长业。...Za'apitanxinlun 佛教说一切有部论书。简称《杂心论》。印度法救著,南朝宋僧伽跋摩译。11卷(或作14卷)。此前...亦名:过量床足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迦留陀夷预知佛从此道来,即于道中敷高好床,白言看我床...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今天是最后一讲。我说过多次,禅是修的、证的、参的,不是讲的。虽然禅不立文字,语言文字代表不了禅,但是它又不能...
在座的各位,今天非常有缘,如果人与人之间天地这么大,众生如此的广,没有因缘呢就是没办法见面。那我们今天能够有...人生在世为什么要修忍辱呢?首先就要明白我这个字的意义。将我字拆开来看,是由干、戈两个字结合而成,由此可知,有...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也是以五戒为基础。何谓戒?就是要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戒为无上菩提本,世人应当持净戒,若人坚持以净戒,是诸如来所赞叹。 《瑜伽师地论》中讲到具足清净律仪,有十种功...
《法华经》有一句话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就是说,做为佛陀是福慧两足尊。他的智慧...
最近流传着一个段子: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70%的速度都是多余的;一栋豪华别墅,70%...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
提
【翻译名义集】
【提】大论翻洲。尔雅:水中可止曰洲。大品云:须菩提!若江河大海,四边水断是为洲。须菩提!色亦如是,前后际断。大论云:世间洲者,如洲四边无地。色等法亦如是,前后皆不可得,中间亦如。或言洲潬(徒亶切)者,尔雅谓水内沙堆也。渚者,尔雅小洲曰渚。大涅槃云:譬如商人,欲至宝渚,不知道路,有人示之,即至宝渚,乃获诸珍。大般涅槃,喻之为宝也。
上篇:贺逻[馬*犬] | 下篇:婆那 |
(术语)(一)有漏心所修之行法也。如见道以前之修行,及修道位中杂修静虑之有漏心是也。见俱舍论二十三二十四。(...
五根五力
真妙
不思议身
安名
达利瑟致案多
长版
青心
罽那尸弃佛
故思业
杂阿毗昙心论(Samyuktabhidharma-hrdaya-sastra)
过量床戒缘起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入禅之门第六讲:生活禅

百千万劫难遭遇——中国难生
见羲法师:忍辱入道 超越自我
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

【推荐】具足清净律仪,有十种功德利益

这两种身份对我们都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