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人名)Devātideva,译曰天上天。佛未出家时之名。...(532~615)隋代僧。曹州(山东)人,俗姓郭。初习儒学,十九岁出家。仰慕东晋高僧法显之风范,遂誓志西行求法,然...亦名:净行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言净行者,以所期时,奉持九支,同诸佛戒,故云净也。” 济缘记释云:“以同...【四不定与五别境容俱】 p0466 成唯识论七卷三页云:四皆容与五别境俱。行相,所缘,不相违故。...诸识生缘者。 一、眼识现行,若依肉眼,具九缘生,所谓一、空,二、明,三、根,四、境,五、作意,六、根本第...(物名)Dhvaja,译曰幢。楞严经七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长水疏七曰:脱阇云幢。...誉称佛为人中之宝。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七下):“毁誉不动如须弥,于善不善等以慈,心行平等如虚空,...【离欲甚深】 p1426 世亲释十卷四页云:颂曰:非染非离染。由欲得出离。了知欲无欲,悟入欲法性。此颂显示离欲甚深...(杂语)贪爱长养诸业譬如母,无明发生诸惑譬如父。入楞伽经四曰:贪爱名为母,无明名为父。...(衣服)Kāuśeya,又作憍舍耶,憍尸,高世耶。绢衣名。取野蚕茧之丝所作之衣。西域记二曰:憍奢耶者,野蚕丝也。...【生业】 p0473 显扬一卷十九页云:复有生业,谓前所引,助令生故...礼佛大忏悔文...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1082年2月15日晨,50岁的永观法师在佛堂经行念佛,忽见阿弥陀佛从法座上下来,在前引领他一起经行。永观师一时惊讶...
这一节是谈浊世津梁,预垂济度。 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在这个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一般社会上讲精神战胜物质,佛教讲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这个肉体我们可以战胜它的。用什么战胜?用佛教授我...有位女士说她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快乐,感觉缺少一些自由,好像一辈子都在为他人而活,希望我能给她指点。 我说:你...有句话: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此所谓:泰极否来。阴盛必阳衰,阳衰必阴盛,阳盛必阴衰,阴衰必阳盛。 在《塞翁失马...经文: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
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台湾地区的人民非常容易生气,百分之五十的人每天都会生气,百分之六十的人每个星期都会生气...
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心中,没有距离。 观世音大士证得耳根圆通,由此身心微妙周遍法界,一身即是无量身。 问:观世音...
由干
【翻译名义集】
【由干】此译云双。
上篇:逾健达罗 | 下篇:陀罗 |
【无寻唯伺法】 p1070 品类足论六卷十七页云:无寻唯伺法云何?谓寻不相应、伺相应法。...
提婆地提婆
道判
八戒言净行
四不定与五别境容俱
诸识生缘
脱阇
人宝
离欲甚深
无明父贪爱母
憍奢耶
生业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回头阿弥陀佛像的故事

净土法门是佛为末法众生的预设济度

多生欢喜,莫生烦恼
圣严法师《什么都有,独缺快乐》
【推荐】以平常心来看待祸福
正如法师《佛教对饮食的看法》

用智慧来化解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