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术语)十种戒之一。二乘之人见真谛之理能成圣道,于五尘之境无染着也。...(807~888)唐代僧。为禅宗青原行思之法系第四世。庐陵新淦(江西)人,俗姓陈。十三岁随从绍銮出家。二十三岁至嵩...全一卷。刘宋法海译。又作寂调音所问经、寂调音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经系文殊师利对寂调音天子宣说大乘戒之...(人名)佛弟子目乾连之译名。慧琳音义六曰:采菽氏,古译梵语云大目乾连,讹略不正。正梵语云摩诃没特伽罗,唐云大...言戒取者,谓于随顺诸见之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此因最胜,能得清净之果。无利勤苦所依为业,谓牛狗等戒,及投灰、拔...道绰,俗姓卫。并州(今山西太原)汶水人(迦才《净土论》卷下作并州晋阳人),是继承北魏昙鸾一系净土思想的大师。他十...般若智慧为度越生死海,达于菩提彼岸之船筏,故称般若船。[千手经二十八部众释] p4308...【坚固粗重】 p1028 雑集论十卷十三页云:坚固粗重者:谓无涅槃法者,如其所应,所有戏论麁重等性。...(术语)护持自己所得之善法也。又拥护佛之正法也。俱舍论二十五曰:护法者,谓于所得善自防护。无量寿经上曰: 严...梵名 Bhadrakalpika-sūtra。凡八卷(或七卷、十卷、十三卷)。又称颰陀劫三昧经、贤劫定意经。梵文原典已佚,现存...(名数)烦恼为魔军分为十种。智度论十五曰:问曰:何处释烦恼为魔?答如杂宝藏经中,佛说偈语魔言:欲是汝初军,忧...(印光大师校印本)...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佛法是心法,起心动念都源于我们对外境的不同认识。《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曾经有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脑力其实只开发了不到百分之十,还有超过百分之九十都还没开发。这几年,...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常有同修气势汹汹的找我辩论,说佛从来没说过不让吃肉,还振振有辞的指责我误导人。五逆重罪一念回光都能往生,吃...
真本无阴 【佛告阿难: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问: 我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当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见你诵大悲咒的时候,常常有一个...
翻开中国历代的高僧传记,我们会发现这些高僧都具有常人难以做到的德行。他们中有的以淡泊名利被人称颂;有的是惜福...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历明文尚具存。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 一个修行人从初发心到...
宾头卢伽
【翻译名义集】
【宾头卢伽】翻立不动。
上篇:金毗罗 | 下篇:车钵罗婆 |
都监寺之略称。或称都管、都总。禅寺东序六知事之一。乃督管全寺庶务之职称。敕修百丈清规卷下两序章东序知事都监寺...
无著戒
庆诸
如来所说清净调伏经
采菽氏
戒取
道绰(562—645)
般若船
坚固粗重
护法
贤劫经
十军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圣严法师《开发智慧的潜能》
佛教的真理
佛经里对不食肉的开示

「诸法因缘生」与「诸法本自无生」
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古代高僧的嘉德懿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