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子题:避非人法、驱诸畜法、拾虱法、咒蛇法、窗向、笼疏、棂子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避恶畜生法。(一、 避非人法...【应时加行】 p1401 瑜伽三十一卷八页云:云何名为应时加行?谓于时时间,修习止相;于时时间,修习观相;于时时间...古印度人认为自己所说的语言,与梵天相似,故印语又称为梵语。...即以成实论为所依之宗派。又作成论家、成实学派。为我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宗祖为中印度之诃梨跋摩(梵 Ha...(术语)Akṣara,译曰字,即文字也。由其不变之义,取为不改转之义。唯识论述记四曰:恶察那,是字。无改转义。俱...(术语)布施而乞病愈也。魏书(京兆王太兴传)曰:初太兴遇患,请诸沙门行道,所有资财,一时布施,乞求病愈,名曰...对“所被”之机而言,指能被护众生之教法。 p4297...(名数)有四种之生死,障害如来法身之功德,故名四障。佛性论二曰:声闻、缘觉、大力菩萨,住无漏界,有四种怨障,...信仰虔诚者,于奉造佛像时,为表示其虔敬,每刻一刀礼佛三次,称为一刀三礼。此与写经时之“一字三礼”、画像时之“...二空观之一。观万法为有条件、幻假之存在者,无有实体,称为法空观。法空观乃大乘菩萨之观见。(参阅“空”3467) ...【应远离相】 p1400 瑜伽十一卷十九页云:应远离相,复有四种。谓沉相、掉相、乱相、着相。何等沉相?谓不守根门;...(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善知识是叫人远离诸恶,奉行诸善的善友,是每个人生活在世间上,不能舍离的引导、不能缺少的老师。 人群之中有善知...
对于宇宙天体的构造,佛教认为是有情业力所感。佛陀说教意在转迷启悟,所说诸法重在心法上之辨解,对于世界之形成不...
没有善根,如何救拔他呢?如果在堕恶道的时候,或者到了地狱门口,他能善根发现,念一佛名号,或者念一个菩萨名号,...
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调难伏。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就是这个样子,就是这么个个性,难调难伏,这不是我...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惟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未发者今发,已发者增长,已增长者今令相续。勿畏难而退怯,...昔日,在舍卫城有两位长者,一位名为最胜,一位名为难降。这两人虽拥有无数珍宝,马车、仆从、奴婢、谷食、家产不可...
宋代青原禅师有参禅三重境界说: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之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之深,看山仍是山...
尸利夜神
【翻译名义集】
【尸利夜神】此翻吉祥。
上篇:婆庾 | 下篇:诺健那 |
(术语)对于安立之称。谛理有差别与名义之施设曰安立。无差别无名言曰非安立。真如之谛理。立此二门。唯识述记九末...
避恶众生法
应时加行
梵语
成实宗
恶察那
散生斋
能被法
四障
一刀三礼
法空观
应远离相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身边的善知识

何谓三界

劝人信佛,需要他的善根缘种成熟

痛念生老病死苦,真发无上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