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欲望、欲求,亦即引起人们贪爱的心。欲有正欲和邪欲,正欲是追求真理,邪欲是贪爱五欲。...梵语 prayoga-mārga。乃加功力进修之道。为四道之一。又作方便道。即为断除烦恼而预备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修此方...(术语)惑者所得之法也,身者能得之体也,令此所得之法,得于能得之身有一种之实法,名之为惑得,犹如以绳系物于身...(杂语)称经句之偈颂曰贯华,其散文曰散华。文句一曰: 佛赴缘作散华贯花两说。【又】(仪式)为供养佛而散布花也...即戒本。以戒本中说别解脱律仪,故称别解脱经。(参阅“戒本”2905) p2806...(河名)六波罗蜜多经曰:复有无量众生,往殑伽河南,阎牟河北,二水中间。...【善知】 p1136 瑜伽八十四卷五页云:言善知者:知法义故。...梵语 udāna。又作乌拖南、嗢拖那、邬陀南、优檀那、忧陀那、郁陀那。(一)十二部经(佛经之十二种体裁或形式)之一...【四无量不断结】 p0456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二卷二页云:慈断何系结?答:无。悲、喜、舍、断何系结?答:无。问:...(地名)Vāraṇasi,又作波罗捺,波罗奈斯,婆罗痆斯,婆罗捺写。国名。译作江绕,因在恒河之流域故也。鹿野园在此...子题:戒分、无放逸分、修分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故彼[俱舍论]云,戒分三位:前四名 戒 分 ,离性恶故。次一名...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晚课蒙山施食仪...客:我没有时间看经听讲,请用速效的方法,答复几个问题,好吗? 僧:好的。 客:什么是佛法? 僧:人之初。(婴儿...
上卷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经的题目。这个经字不多,二百六十个字,义很广。般若经一共有八部:《大品般若》、...
佛陀说有三种方式可以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第一种,就是我们刚开始透过布施、持戒、忍辱的善念,先成就善念力,忏悔...有一个国家国境邻海,海中龙王时常兴云作雨,致令水患时闻。须竭长者为消灾祈福,恭请释迦牟尼佛至国内应供。龙王虽...
释迦牟尼佛的座下弟子中,有位名叫舍利弗,他在佛的弟子中,是智慧第一的大尊者。以他的智慧能力来说应该堪登菩萨位...
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人就是这么不同,相似的遭遇,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能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前些时,我在台湾的一位朋友辛苦存了好几年...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 这种人是不简单,他知道《楞严经》,一切法不离开现前一念心性...
提婆达多
【翻译名义集】
【提婆达多】亦名调达,亦名提婆达兜。法苑云:本起经,提婆达多,齐云天热。以其生时,人天等众,心皆惊热。无性摄论云:唐云天授,亦云天与。谓从天乞得故。入大乘论问:彼提婆达多,世世为佛怨,云何而言是大菩萨?答:若是怨者,云何而得世世相值?如二人行,东西各去,步步转远,岂得为伴?又云是宾伽罗菩萨。
上篇:瞿师 | 下篇:商莫迦 |
(术语)比丘九十波逸提之第三十七戒也,总为禁过午而食之戒法。五分律八曰:佛在王舍城,尔时未为比丘制非时食,迦...
欲
加行道
惑得
散华
别解脱经
阎牟河
善知
优陀那
四无量不断结
波罗奈
八戒戒相分三位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初机学佛决疑

梦参老和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三种方式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神通与智慧

舍利弗不成菩萨的缘由

祖师大德的戒淫法语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