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Huangbozang 日本山城州宇治郡黄檗山宝藏禅院沙门铁眼(道光)在1669~1678年募刻,又名《铁眼藏》。以《嘉兴藏...(术语)比丘为男僧之梵名,罗汉比丘者罗汉之男僧。别于菩萨之男僧也。...梵语 jarā。为小乘有部所说心不相应行法之一,四相之一。指事物之变异衰败。[俱舍论卷五](参阅“四相”1732) ...(譬喻)三毒之火。即贪瞋痴也。宝积经九十六曰:我见诸众生,三火所热恼。归敬仪中曰:有将崩朽宅,三火恒然。...亦名:尼无舍戒更得受具 资持记释云:“尼舍中,引示,云无更受者,女流报弱,多无志操,佛初许度,尚是曲开,何况...(地名)聚落之名。译曰调御城。见本行集经三十三。梵Sārathī。...明代,凡皇太子、诸王等出生,皆以幼童一人剃发为僧,表代其出家,称为替僧。据张居正敕建承恩寺碑文所载,明朝凡皇...【成所作智】 唯识宗所立四智心品之一。修唯识行者,在第十法云地满心,金刚喻定现前时,此时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我空真如和法空真如。二乘圣者,悟人我空无之理,名人空、我空、生空,悟后所证的真如境界,即我空真如;菩萨悟法空...(术语)殊妙之法门也。唐华严经一曰:普应群情阐妙门。【又】涅槃为妙,入妙之门曰妙门。台家所立之六妙门是也。...(名数)一众生缘慈悲,以一慈悲心视十方五道众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侄,缘之而常思与乐拔苦之心,名众生缘...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我们这些带业往生的凡夫,虽然具足烦恼的系缚、通身都是业力,但是如果能够深信、切愿,就能蒙阿弥陀佛慈悲愿力的摄...
今天接着讲《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四祖道信大师说:略举安心,不可具尽,其中善巧,出自方寸。上面讲过的话,都是...有句话说:「泥人还有个土性。」意思是指,连泥塑的娃娃都有自己的脾气,人怎么可能没有呢?所以,人会发脾气、会闹...问: 说到财布施,我们到路边给乞丐布施,朋友说到那些乞丐是骗子,指出明知是骗子而财布施行为不合适。我们的财布...
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有言: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可见净土法门,能否往生西方,关键...
【原文】 僧有募化施主黄豆,每念佛一声,过豆一粒,一人作之,余人效之,号为豆儿佛师父。夫世尊教人念佛,制为数...
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我们了生死的要道。那么《金刚经》以什么为它的宗旨?《金刚经》是无相法门,这个经的宗旨,就是...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句偈子,作为同学们的参考: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
狼山慧温禅师
【五灯会元】
通州狼山萝庵慧温禅师,福州人,姓郑氏。遍参诸老,晚依竹庵于东林。未几,庵谢事,复谒高庵悟、南华昺、草堂清,皆蒙赏识。会竹庵徙闽之乾元,师归省次,庵问:「情生智隔,想变体殊。不用停囚长智,道将一句来。」师乃释然,述偈曰:「拶出通身是口,何妨骂雨诃风?昨夜前村猛虎,咬杀南山大虫。」庵首肯。住后,上堂:「释迦老子,四十九年,坐筹帷幄。弥勒大士,九十一劫,带水拖泥。凡情圣量,不能铲除。理照觉知,犹存露布。佛意祖意,如将鱼目作明珠。大乘小乘,似认橘皮为猛火。诸人须是豁开胸襟宝藏,运出自己家珍,向十字街头普施贫乏。众中忽有个灵利汉出来道:美食不中饱人吃。山僧祇向他道:幽州犹自可,最苦是新罗。」
上篇:云居德升禅师 | 下篇:双林德用禅师 |
属日本临济宗寺。位于京都市。山号鹫峰山。系丰臣秀吉之嫡室北政所出家后,为祈求丰臣秀吉之冥福而创建者。德川氏倾...
黄檗藏
罗汉比丘
异
三火
尼舍戒得作下二众
娑罗洟
替僧
成所作智
二空真如
妙门
三种慈悲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一得往生,烦恼恶业就彻底消灭

以金刚慧断烦恼
圣严法师:要控制而不是压抑情绪
如何布施给乞丐才能更完满

省庵大师论发愿的重要性

黄豆替佛珠,念佛供养两不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