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杂语)邪人标榜邪见,如大将之幢旗,故曰邪见幢。三论玄义曰:善巧说法,燃正法炬,灭邪见幢。...【不积集及非不积集】 p0342 瑜伽一百卷二页云:若所犯罪,由有智故;名不积集。或复从他而显发故;亦不积集。与此...【十种善巧】 p0110 辩中边论中卷一页云:十善巧者:一、蕴善巧,二、界善巧,三、处善巧,四、缘起善巧,五、处非...指学习俱舍、唯识等,以明诸法之性相。又作法相学。性,指诸法之自体;相,指诸法之相貌义理。俱舍、成实等说小乘之...十地,谓菩萨所证之十地位,即指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紫柏、憨山、藕益、莲池。...(杂语)谓释家日行之课程也。邓渼诗曰:蒲团清课后,纨扇艳歌中。...亦名:四独戒独入村犯缘、独入村犯缘 子题:俗人村、伽蓝中俗人住处独入亦犯、坊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独入村,四...(术语)十二光之一。阿弥陀佛之光明也。阿弥陀佛之光明,无论山河云雾等外障,即贪瞋痴慢等内障亦不能障蔽,且为照...禅林用语。即指无念无作之人。此等之人,远离一切见闻觉知、情识分别,不为世与出世、顺与逆等之相对性见解所局囿。...(术语)心与佛相印证也。释皎然诗曰: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一场目连与舍利弗的神通较劲,让我们了解神足第一的神通终究不如智慧;而宿命通的限制,也可能造成不明业报,误导因...
我们最初来到世间是一个人,最终离开世间也是一个人,在这个独来独往的轮回中,别的什么都指望不上,唯有佛陀的教法...
分别是一种知识、知能。如果没有分别作用的话,则天下浑沌。然而,佛法是要我们从有分别的执著心达到无分别的解脱心...引导语: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最新报告显示,全球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运动量不足,坐沙发、看电视类型的生活方式每...
天地之间,凡有血气者,莫不自爱身命,是故世间有种种防卫身命之方法,究其结果,终属徒劳。除不负命债者,若负命债...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很迷恋手机,时常拿爸爸妈妈的手机看、玩。吃完晚饭找手机,做完作业找手机,没事干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你正要睡著的时候,一只蚊子嗡嗡嗡地在你的脸上转,你气的伸手要打,他却已经飞走了,...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心中诸多的烦恼现象,总是围绕著「我」在打转。为了「我」,总是觉得不满足、不自在,经常渴望...
昭觉辩禅师
【五灯会元】
成都府昭觉辩禅师,上堂:「毫牦有差,天地悬隔。隔江人唱鹧鸪词,错认胡笳十八拍。要会么?欲得现前,莫存顺逆。五湖烟浪有谁争?自是不归归便得。」
上篇:正法灏禅师 | 下篇:国清行机禅师 |
拘睒弥,梵名 Kau?āmbī,巴利名 Kosambī。乃位于中印度之古国。又作憍赏弥国、俱睒弥国。意译作不甚静、藏有。据...
邪见幢
不积集及非不积集
十种善巧
性相学
十地断障证真
明代四大高僧
清课
尼四独戒独入村犯缘
无碍光
大死底人
心证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对待神通要戒慎恐惧

畏苦勤念佛 安详离娑婆

有分别与无分别
久坐不动对身体的危害

保护自命之第一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