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杂语)谓无味也。楞严经:当横陈时,味如嚼蜡。...苦行常曰难行苦行,谓敢为身所难堪之诸种行,又谓艰难之行法也。专以苦行为出离解脱之道,本属外道,但佛教行者,于...即灭理惑之深妙善。“事善”之对称。系以浅深相对而分事理。即如以灭事恶为浅近之善,称为事善;灭理惑为深妙之善,...为七种生死之一。谓第十法云地之菩萨,未断最后一品之无明,故尚有一次之变易生死,称为有后生死。[翻译名义集卷六...(术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一。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八寒地狱之第七,因其处寒冷,皮肉裂开如红莲花,故名。...为我国十三宗之一。依摄大乘论,主张无尘唯识之义,兼立九识义,倡对治阿梨耶识,证入阿摩罗无垢识之宗派。又取弘通...即观无量寿经。因此经非为佛陀在世时之上根而说,乃为佛陀灭度后未来世之一切众生而说,故称为未来世经。此经乃佛陀...(术语)四无畏之一。于大众中以惑业之障道为狮子吼而无所畏也。...(1610~1683)明末清初曹洞宗僧。山阳人,俗姓毛。世称灵焰弘烛禅师。师皈依于菩提寺之嵩乳道密(1588~1658),复...【恶趣寿量】 p1159 俱舍论十一卷十七页云:已说善趣寿量短长;恶趣云何?论曰:四大王等六欲天寿、如其次第,为等...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印光大师校印本)...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一部名为《十善经》,主要讲解佛教十戒 (或称十善法)。十戒...
一个喜爱足球的女孩,考了许多年都没有被足球队录取。按照身体条件,她真的不是很优越。但是体校教练总是鼓励她:下...问: 弟子觉得自己福报与相貌都很差,与人交往时常感到卑怯,不能做到随喜功德且常生妒忌,请问法师如何克服这种烦...去年年底,美国人道对待动物组织(PETA)举办了一次我为何吃素的作文比赛,消息公布之后,有超过1100位的素食者投稿,...
灵岩山是个专修净土的道场。因此,除了数百个出家众以之为安身立命之处以外,并且不少专修净土的居士,常年住在山上...
生活在世间,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份安身立命的职业。人们往往以获得金钱和声名以及付出辛劳的多少,作为衡量职业好坏高...
大势至菩萨头顶的肉髻上,有一宝瓶,和观音菩萨的头上不一样。观世音菩萨他那个帽子中间,有一尊立着的化佛像,而大...
我想我们修净土的人,我看到很多很多的居士念佛,对发愿好像很忽略,但是他信心倒是具足。 每一个人都觉得净土很好...
云居善悟禅师
【五灯会元】
南康军云居高庵善悟禅师,洋州李氏子。年十一去家,业经得度。有夙慧。闻冲禅师举武帝问达磨因缘,如获旧物。遽曰:「我既廓然,何圣之有?」冲异其语,勉之南询。蒙授记于龙门。一日,有僧被蛇伤足,佛眼问曰:「既是龙门,为甚么却被蛇咬?」师即应曰:「果然现大人相。」眼益器之。后传此语到昭觉,圆悟云:「龙门有此僧耶?东山法道未寂寥尔。」住后,上堂:「少林面壁,怀藏东土西天。欧阜升堂,充塞四维上下。致使山巍巍而砥掌平,水昏昏而常自清。华非艳而结空果,风不摇而片叶零,人无法而得咨问,佛无心而更可成。野蔬淡饭延时日,任运随缘道自灵。毕竟如何?日午打三更。」
上篇:龙翔士圭禅师 | 下篇:西禅文琏禅师 |
【不生不灭】 此是‘生灭’的相对词,为常住之意,形容涅槃时,亦每以‘不生不灭’以表示之。如《般若心经》形容法...
味如嚼蜡
苦行
理善
有后生死
无三恶趣愿
红莲地狱
摄论宗
为未来世经
说障道无所畏
弘烛
恶趣寿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五戒与十善

好言一句贵千金
福报与相貌都很差,如何克服卑怯的烦恼
美国五位素食者的心路历程

预知往生,分秒不差——胡松年居士往生记

职业的正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幸福安康

大势至菩萨头顶上的宝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