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1674)明代曹洞宗僧。钱塘人,俗姓陈。世称妙净启禅师。世代业儒,依石雨和尚出家,后参谒云门三宜明盂,有...【唯识五位】 p1008 成唯识论九卷二页云:何谓悟入唯识五位?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二、加行位。谓修大乘...(杂名)指旧华严经第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如来林菩萨所说之偈曰: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又称雁宇。原指印度古代毗舍离国之林中,为佛陀而建造之堂宇,以其形状似雁,故称雁堂,后转指佛堂。[善见律毗婆沙...(术语)楞伽经所说三识之一。八识中除阿赖耶识,为其他末那等七识之总称,以对种种之境,而起虚妄分别故也,对真识...云何无见?几是无见?为何义故观无见耶?谓有见相违是无见义,一切皆是无见,或随所应,为舍执着非眼境我故,观察无...(术语)定之别名。梵语旧称三昧,译曰定,新称三摩地,译曰等持。谓心住于一境平等维持也。是通于定散二心也。假使...六方礼经曰妇事夫有五事: 一者、夫从外来,当起迎之。 二者、夫出不在,当炊蒸扫除待之。 三者...(术语)又作阿罗波遮那。般若经所说悉昙字母四十二之初五字也。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五,智度论四十八。梵Aiapacana...(术语)真实显了之教法也。...舍弃一切而无所执著的心,为四无量心之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问:福善祸淫,不过生时受报耳。若人而既死,则形神消灭。纵有罪业,何从受报?周安士《欲海回狂》 这是关系到人生...大家都很熟悉《三宝歌》,佛教界重大法事活动都是在《三宝歌》声中拉开帷幕。唱《三宝歌》能建立我们对三宝的神圣信...
我们一般人的六根是向外攀缘的,很少人会自我反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没办法进步,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但是...
佛教认为食有长养、资益之义、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食的种类有九种: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禅悦食、法喜食、愿...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舍利弗来世 成佛普智尊, 号名曰华光 当度无量众, 供养无数佛 具足菩萨行, 十...
果普老和尚,俗姓郑,浙江常山人。幼时,父母双亡,寄食于叔父家,赖苦力过活,度日艰难。成年,蒙一亲眷引入佛门,...
一、如法造像的因果 首先,谈过失和功德的经典里说:量度不准像,正神不受寓。反别邪魔鬼,为所依而住。如果塑造的...
谛法师专修净业,予料其必得大利益。以彼撑持道场种种心,皆死尽无余。 那么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要读懂几个要点:一...
昭觉道元禅师
【五灯会元】
成都府昭觉彻庵道元禅师,绵州邓氏子。幼于降寂寺圆具,东游谒大别道禅师,因看廓然无圣之语,忽尔失笑曰:「达磨元来在这里。」道誉之,往参佛鉴、佛眼,蒙赏识。依圆悟于金山,以所见告,悟弗之许。悟被诏住云居,师从之。虽有信入,终以鲠胸之物未去为疑。会悟问参徒:「生死到来时如何?」僧曰:「香台子笑和尚。」次问师:「汝作么生?」师曰:「草贼大败。」悟曰:「有人问你时如何?」师拟答,悟凭陵曰:「草贼大败。」师即彻证。圆悟以拳击之,师指掌大笑。悟曰:「汝见甚么便如此?」师曰:「毒拳未报,永劫不忘。」悟归昭觉,命首众。悟将顺世,以师继席焉。
上篇:华藏安民禅师 | 下篇:中竺中仁禅师 |
(术语)佛之觉悟也。凡夫无觉悟,声闻菩萨有觉悟而不大,佛独觉悟实相,彻底尽源,故称大觉。又声闻虽自觉,而不使...
净启
唯识五位
唯心偈
雁堂
分别事识
无见
等持
妇对于夫
阿罗婆遮那
了义教
舍心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人死形灭,纵有罪业,何从受报
《三宝歌》浅释

【推荐】坚固的妄想一定会破坏你的佛号

佛教中的九种食

舍利弗为什么能成佛

果普老和尚往生录

敬造如法佛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