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自觉觉他之行法。大乘义章二十末曰:觉行究满,故名为佛。...凡六卷。明代仁潮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乃叙述世界建立之次第,分为七章,即:略明南洲、广步大地、遍观三界、...【不共陀罗尼义】 p0338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三页云: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唯愿世尊、为诸菩萨略说契经调伏本母不共...二入之一。“行入”之对称。即深信凡圣一如之理而不疑。据楞伽师资记菩提达摩章载,理入,谓藉教悟宗,深信众生凡圣...(天名)又作毗留博叉,四天王中,西方天王之名。译曰杂语,丑眼,广目。玄应音义七曰:俱毗留波叉,或言毗留博叉,...凡三卷。隋代阇那崛多译。又作四童子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系方等般泥洹经前六品之别译。内容叙述佛在俱尸那国力...(564~635)唐代僧。临邑(山东)人,俗姓唐。初从颖川之明及法师学十地经、地持论,继从魏郡(河南)之希律师学四...【依出离舍】 p0769 显扬五卷十一页云:依出离舍云何?谓卽于诸色,了知无常乃至没已;又于先及今所有诸色,了...又名三藐三佛陀,华译为正遍知、正遍觉、等正觉等,是如来十号之一。...【不思惟种种想】 p0337 集异门论十七卷八页云:不思惟种种想者:谓无五身识所引意识相应缘色等种种障碍定想。...【引发因】 p0377 瑜伽五卷十一页云:依随顺因依处,施设引发因。所以者何?由欲系善法、能引欲系诸胜善法。如是欲...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那就请看看以下五点,哪一点和自己有关?人不成功有五个原因: 一、恐惧。 一位心...
近来看到很多佛友的QQ头像,各种各样的都有。有男人的、女人的、小猫的、小狗的、骷髅的、风景画等,还有的是很不健...
《列子说符篇》记载赵国邯郸城民众在正月初一贡献斑鸠给赵简子,赵简子每每都会厚赏民众后,将斑鸠放生,以显示诸侯...
某夕有一女鬼,现苦相跪关前求救,自谓系某省某县人,夫某性毒辣,致我死于非命,至今含冤未升,夫某已来函请求皈依...
我佛慈悲大愿王。劝人念佛往西方。娑婆界内轮回苦。极乐国中寿命长。七日持名心不乱。六根清净性昭彰。如来直指菩提...在近现代特别是五十年代以后,有一部分人以为佛教是迷信的,信仰佛教的人们也是被迷住了等等,产生了诸多不客观公正...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的,一代时教,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有它的幽深之处,...
化法四教中最圆满的教法是圆教,圆教是不思议境界,整个天台宗,最为核心,最为深奥、广博的就是圆教,并非区区数语...
元礼首座
【五灯会元】
元礼首座,闽人也。受业焦山。初参演和尚于白云。凡入室,必谓曰:「衲僧家,明取缁素好。」师疑之不已。一日演升堂,举首山新妇骑驴阿家牵语,乃曰:「诸人要会么?莫问新妇阿家,免烦路上波吒,遇饭即饭,遇茶即茶。同门出入,宿世冤家。」师于言下豁如,且曰:「今日缁素明矣。」二年,演迁席祖山,命分座,不就。演归寂,即他往。崇宁间,再到五祖。僧问:「五祖迁化向甚么处去?」师曰:「有眼无耳朵,六月火边坐。」曰:「意旨如何?」师曰:「家贫犹自可,路贫愁杀人。」或问:「金刚经云,一切善法,如何是法?」师曰:「上是天,下是地,中间坐底坐,立底立。唤甚么作善法?」僧无对,师便打。后终于四明之瑞岩。
上篇:九顶清素禅师 | 下篇:普融藏主 |
(术语)十方之人同乘一如之理而顿证菩提也。【又】一真如也。止观八下曰: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辅行八之三...
觉行
法界安立图
不共陀罗尼义
理入
俱毗留波叉
四童子三昧经
道哲
依出离舍
三耶三佛
不思惟种种想
引发因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人不成功有五个原因

用佛像来代替qq头像

古代帝王护生放生的故事

三宝功德不思议

普能嵩禅师净土诗
信佛是不是迷信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