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为五侍者之一。又称侍香。于禅林中,任此僧职者须于法会中持香盒司掌烧香行礼,及记录住持于上堂、小参、普说、念诵...【无余依地】 p1069 瑜伽五十卷二十三页云:如是已说有余依地;云何无余依地?当知此地、亦有三相。一者、地施设安...【布施能具珍财】 p0532 瑜伽十八卷三页云:云何布施能具珍财?谓如有一,昔余生中,作及增长施福业事。由此因缘,...(饮食)又云大黄汤、黄汤、龙汤等,大便之汁也。...(术语)愚钝之根机,不堪学佛道者。戒疏一上曰:末代钝机,情多狡诈。...(传说)智度论十七谓佛弟子中有一比丘,得四禅,生增上慢,谓得四道。得初禅谓是须陀洹,第二禅时谓是斯陀含,第三...【俱生法执】 p0926 成唯识论二卷四页云:俱生法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行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饮食)Hingu,又作兴瞿,兴旧,兴宣。五辛之一。玄应音义十八曰:兴渠,此言讹也,应言兴旧兴宜。出阇乌荼娑佗那...(经名)具名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告诸苾刍若于十二缘生能见了,名之为见法见佛。舍利弗以问慈氏...租赁车、马之所。如唐代寺院,为维持寺院本身日常所需、扩建发展,以及伽蓝修护、诸种法会等,皆需庞大费用,故以经...为华严宗所立断惑说中之用语。又作一断悉成。华严宗以“法性融通、缘起相由”二门为根本教义,由此论说诸法“一即一...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才会活的坦然,活的舒畅,活的快乐,活的安静,活的真实,活的自然。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正...
人常常有一种冲动:我一定要到什么地方去看看!实际去了以后,心从妄想躁动到平静以后,可能不由地一声感叹:哦,原...
像我们一般的布施,是供养三宝,有的他功德感受得很大;有的虽然也布施了,一般;有的供养之后,一生受福;有的十生...每天都有很多人到寺院里来烧香拜佛,他们在形体上也十分的虔诚,姿势规范的磕头、顶礼佛像,可惜他们的心不虔诚,也...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迦尸罗国和毗提醯国之间,有一片旷野。尽管它是通往两国之间最便利的途径,却无论白天、晚上都很...问: 曾经在路上遇到过一母女,向我讨要饭钱,我当时想她们虽然可怜,但可以自食其力,又因为担心她们是骗钱的,所...
想说两个最近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是因为当事人犯了很严重的杀业所导致,也再次证实了因果报应,丝毫不...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 《增一阿含经》 在十法界中,人居于上升下忱的枢纽...
石佛益禅师
【五灯会元】
绍兴府石佛益禅师,上堂:「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一法透,万法周。且道透那一法?」遂喝曰:「切忌错认驴鞍桥作阿爷下颔。」便下座。
上篇:雪窦持禅师 | 下篇:寿宁道完禅师 |
(界名)梵名Tapana,八大地狱之第六。火随身起,热苦不堪,故曰炎热。见俱舍论世间品。...
烧香侍者
无余依地
布施能具珍财
黄龙汤
钝机
四禅比丘
俱生法执
兴渠
舍黎娑担摩经
车坊
一断一切断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

从妄想躁动归回于平静

这样去布施功德很大
是否自己真正的皈依了
商人与罗刹鬼
动机决定施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