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杂语)善巧说法义之才能也。分别之有四种,谓之四无碍辩。净影大经疏上曰:言能辩了,语能才巧,故曰辩才。嘉祥法...即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善根。二善者,定善、散善。三福乃世福、戒福、行福。(参阅“二善”213、“三福”647) p214...羯磨疏·诸众安居篇:“问:‘夏有四月,何但结三?’答:‘待形须济,事须开舍。故制前三,特开后一迦提赏劳,使作...鸟头之瓶。乃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右面一手所持之物。其手称胡瓶手或宝瓶手。相传雪山之北有一胡国,其国人见金翅鸟形...【八苦所显三苦】 p0083 瑜伽二十七卷十九页云:谓由生等异门,唯显了苦苦。由此五取蕴苦,亦显了所余坏苦行苦。所...(杂名)又云迦利邸迦,歌利底迦。月名。...指法华经二十八品中之第二方便品、第十四安乐行品、第十六寿量品、第二十五普门品等四品,以其为法华经之主要部分,...临济义玄接引学人之方法。临济录上堂(大四七·四九七上):“师又云:‘一句语须具三玄门,一玄门须具三要,有权有...梵名 Vikramāditya。音译讫罗摩阿迭多,馝柯罗摩帙多。又作正勤日王。为印度崛多王朝(梵 Gupta)之大王,于佛陀入...(杂名)粥后打钟三下,此名粥罢钟。或曰:此展单之钟也,非为粥罢。或曰:此三下但是下堂之钟也。...梵语叫做菩提分,即顺于觉的支分,有三十七法,亦即三十七科的道品。...(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净土十疑论...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心经》与生活禅。既然是讲《心经》,请大家一起来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称: 摩诃般若波...
了解了心作心是的道理之后,我们该怎样去修学净土一法呢?实际上就不需要向外去寻求啦!你建立这样坚定的信念之后,...问: 念佛修行可消业障,为什么很多菩萨境界的大德法师或居士他们还会有病?常常看到很多大德遗愿都没有完成就往生...
在《法句经》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比丘出家修行,因为道心不足,贪恋于世间的东西放不下,有一天到叔叔家...
佛法讲因缘是讲三世,就是我们先观察过去,我们往过去的生命去观察,怎么样观察呢,「从无始来,直至今生」,我们过...
我们学佛,我个人觉得一个人学佛,有所谓黄金十年,成败就在十年而已。什么叫黄金十年呢?刚开始学佛的五年,这个五...问: 昔有某居士问,皈依佛不堕地狱,捨身后不堕耶,抑永劫不堕耶。并问近来上海等地皈依者,半属操业不规青楼之女...十念记数念佛方法 昨晚提到,礼佛的方法是每拜一拜佛,称念十声阿弥陀佛,以此记数法才能止妄想;因为心无二用,一...
宝寿最乐禅师
【五灯会元】
福州宝寿最乐禅师,古田人也。上堂:「诸佛不真实,说法度群生。菩萨有智慧,见性不分明。白云无心意,洒为世间雨。大地不含情,能长诸草木。若也会得,犹存知解。若也不会,堕在无记。去此二途,如何即是?海阔难藏月,山深分外寒。」
上篇:道场法如禅师 | 下篇:石佛慧明禅师 |
【无所得】 p1057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页云:无所得者:谓离一切所有相故。 二解 瑜伽八十五卷十页云:由一切相,皆...
辩才
二善三福
安居但制三月
胡瓶
八苦所显三苦
迦利底迦
四要品
三玄三要
超日王
粥罢钟
觉分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心经》与生活禅

钝功熏修老实念佛
大安法师:念佛可消业障,为什么高僧大德还会有病

解生死无常,不被境界所转

了解我们罪业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