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弥陀之极乐国土,为报土、为化土,诸宗各有异论。天台净影谓之化土。道绰善导谓之报土。慈恩或唯谓之报土,...(譬喻)十王经曰:阎魔法王遣阎魔卒。一名夺魂鬼,二名夺精鬼,三名缚魄鬼。即缚三魂至门关树下。又有阎魔王遣五天...资持记·释忏法篇:“彼论自指佛陀波罗造,彼广明十三罪相。”(事钞记卷二八·二二·八)...梵语 guna。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譬喻)忧之深譬如海。智度论二曰:心没忧海,不能自出。...(神名)释迦院之一众也。大日经一曰:西方诸地神。...异类,不相同之种类。异类无碍,指不同之种类互摄而无碍,如水与火、水与地相摄而无碍。为“同类无碍”之对称。 p5...【二十二根三性分别】 p0041 瑜伽五十七卷七页云:问:几善?答:或八、或五、及六少分。问:几不善?答:六少...(书名)五十卷,唐义净译。萨婆多部比丘之根本大律藏。梵Māla-sarvāstivāda-vinaya。...寂灭一切相的道法,是无为法的别名。...【不报恩戒】 p0327 瑜伽四十一卷十六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先有恩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雨宝陀罗尼...问: 有位出家人问马祖禅师一个佛法上的问题,马祖说他很累,叫他去问智藏禅师,智藏说他头痛,叫他去请教他的师兄...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妇人,她只生了一个儿子,因此,她对这唯一的孩子百般呵护,特别关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
问: 往生与否,关键看这个人是否在具足信愿的条件下念佛。那么如果一个人在平时,因生起过猛利的厌离心和欣求极乐...
许愿和还愿,是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们事佛礼佛的一种方式。 一般说来,佛教信徒有什么愿望,就到佛前祷告,祈求佛祖...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为白,转染成净,把心地住于正念清净境界;依字是依靠的意思。...
失眠的人,睡不着觉是个好麻烦的事情。失眠往往是有几种因素:一种因素是因为心火很亢奋;还有一种因素是因为肺热,...问: 《安士全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张善和一生以屠牛为业,临终时遇到善知识开导,仅念了几声佛号,便说见到...
我们佛教的正见,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也就是说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道理就是诸法因缘生。生命的确是遵循着一...
兜率从悦禅师
【五灯会元】
隆兴府兜率从悦禅师,赣州熊氏子。初首众于道吾,领数衲谒云盖智和尚,智与语,未数句尽知所蕴。乃笑曰:「观首座气质不凡,奈何出言吐气如醉人邪?」师面热汗下,曰:「愿和尚不吝慈悲。」智复与语,锥札之,师茫然,遂求入室。智曰:「曾见法昌遇和尚否?」师曰:「曾看他语录,自了可也,不愿见之。」智曰:「曾见洞山文和尚否?」师曰:「关西子没头脑,拖一条布裙,作尿臭气,有甚长处?」智曰:「你但向尿臭气处参取。」师依教,即谒洞山,深领奥旨。复谒智,智曰:「见关西子后大事如何?」师曰:「若不得和尚指示,洎乎蹉过一生。」遂礼谢。师复谒真净,后出世鹿苑。有清素者,久参慈明,寓居一室,未始与人交。师因食蜜渍荔枝,偶素过门,师呼曰:「此老人乡果也,可同食之。」素曰:「自先师亡后,不得此食久矣。」师曰:「先师为谁?」素曰:「慈明也。某忝执侍十三年耳。」师乃疑骇,曰:「十三年堪忍执侍之役,非得其道而何?」遂馈以余果,稍稍亲之。素问:「师所见者何人?」曰:「洞山文。」素曰:「文见何人?」师曰:「黄龙南。」素曰:「南匾头见先师不久,法道大振如此。」师益疑骇,遂袖香诣素作礼。素起避之,曰:「吾以福薄,先师授记,不许为人。」师益恭,素乃曰:「怜子之诚,违先师之记。子平生所得,试语我。」师具通所见。素曰:「可以入佛而不能入魔。」师曰:「何谓也?」素曰:「岂不见古人道,末后一句,始到牢关。」如是累月,素乃印可。仍戒之曰:「文示子者,皆正知正见。然子离文太早,不能尽其妙。吾今为子点破,使子受用得大自在。他日切勿嗣吾也。」师后嗣真净,僧问:「提兵统将,须凭帝主虎符。领众匡徒,密佩祖师心印。如何是祖师心印?」师曰:「满口道不得。」曰:「只这个别更有?」师曰:「莫将支遁鹤,唤作右军鹅。」问:「如何是兜率境?」师曰:「一水挼蓝色,千峰削玉青。」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七凹八凸无人见,百手千头只自知。」上堂:「耳目一何清,端居幽谷里。秋风入古松,秋月生寒水。衲僧于此更求真,两个猢狲垂四尾。」喝一喝。上堂:「兜率都无辨别,却唤乌龟作鳖。不能说妙谈真,只解摇唇鼓舌,遂令天下衲僧,觑见眼中滴血,莫有翻嗔作喜、笑傲烟霞者么?」良久曰:「笛中一曲升平乐,算得生平未解愁。」上堂:「始见新春,又逢初夏。四时若箭,两曜如梭。不觉红颜翻成白首。直须努力,别著精神,耕取自己田园,莫犯他人苗稼。既然如是,牵犁拽杷,须是雪山白牛始得。且道鼻孔在甚么处?」良久曰:「叱!叱!」上堂:「常居物外度清时,牛上横将竹笛吹。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庆快诸禅德,翻思范蠡谩泛沧波,因念陈抟空眠太华,何曾梦见?浪得高名。实未神游,闲漂野迹。既然如此,具眼衲僧,莫道龙安非他是己好!」上堂:「无法亦无心,无心复何舍。要真尽属真,要假全归假。平地上行船,虚空里走马。九年面壁人,有口还如哑。参!」上堂:「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诸禅德,大小傅大士,只会抱桥柱澡洗,把缆放船,印板上打将来,模子里脱将去。岂知道本色衲僧,塞除佛祖窟,打破玄妙门,跳出断常坑,不依清净界。都无一物,独奋双拳,海上横行,建家立国。有一般汉,也要向百尺竿头凝然端坐,洎乎翻身之际,舍命不得。岂不见云门大师道,知是般事,拈放一边,直须摆动精神,著些筋骨。向混沌未剖已前荐得,犹是钝汉。那堪更于他人舌头上,咂啖滋味,终无了日。诸禅客,要会么?剔起眉毛,有甚难分明。不见一毫端,风吹碧落浮云尽,月上青山玉一团。」喝一喝,下座。一日,漕使无尽居士张公商英按部过分宁,请五院长老就云岩说法。师最后登座,横拄杖曰:「适来诸善知识,横拈竖放,直立斜抛,换步移身,藏头露角。既于学士面前各纳败阙,未免吃兜率手中痛棒。到这里不由甘与不甘。何故?见事不平争忍得,衲僧正令自当行。」卓拄杖,下座。室中设三语以验学者:「一曰拨草瞻风,﹝瞻,清藏本、续藏本均作「担」﹞只图见性,即今上人性在甚么处?二曰识得自性,方脱生死,眼光落地时作么生脱?三曰脱得生死,便知去处。四大分离,向甚么处去?」元祐六年冬,浴讫集众,说偈曰:「四十有八,圣凡尽杀,不是英雄,龙安路滑。」奄然而化,其徒遵师遗诫,欲火葬捐骨江中。得法弟子无尽居士张公遣使持祭,且曰:「老师于祖宗门下有大道力,不可使来者无所起敬。」俾塔于龙安之乳峰,谥真寂禅师。
上篇:内翰苏轼居士 | 下篇:法云杲禅师 |
指物质、名称、时间等三种之极少。即:一极微为物质之极少,一字为诸名之极少,一刹那为时间之极少。[俱舍论卷十二...
极乐报化
无常使
波罗提木叉论
功德
忧海
地神众
异类无碍
二十二根三性分别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灭法
不报恩戒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藏头白、海头黑
求不死之火

曾经信愿持名,后来退转不念了能否往生

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许愿还愿呢
三皈依的含义

失眠的食疗法
一生的罪业和临终时几句佛号,谁轻谁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