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一、生不可避,指依前世善恶之业因,苦乐之生不可避; 二、老不可避;指生者不可避老; 三、病不可避,指生者不可避...【二种真如】 略称二真如。曰生空真如与法空真如。又作二空真如、二空真理。由我空而显之真理,称生空真如。由法空...【天眼与生得眼差别】 p0370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卷三页云:问:修得天眼、与生得眼、有何差别?答:名卽差别。谓名...【忿】 p0828 瑜伽八十九卷七页云:若瞋恚缠,能令面貌惨裂奋发;说名为忿。 二解 成唯识论六卷十五页云:...诸法,世间与出世间之一切万法,乃差别之现象、随缘之事;实相,其真实之体相,乃平等之实在、不变之理。为大乘佛教...(术语)真如者,周遍于一切诸法而为平等,故名,平等性。往生论注上曰:平等是诸法体相。...(术语)三毒之一。梵曰慕何Moha,译曰痴。心性闇昧,无通达事理之智明也。与无明同。瑜伽论八十六曰:痴异名者,亦...(名数)出于名义大集一六七。...谓恶魔之军兵。以军譬喻魔众之势力,故称魔军。魔,乃梵语 māra(魔罗)之略称,又作恶魔,意译为杀者、障碍。佛陀...【远离乐有三种】 p1258 瑜伽九十六卷二十一页云:此远离乐、复有三种。一者、劣乐,二者、中乐,三者、胜乐。劣乐...【六波罗蜜多相由六种最胜】 p0314 摄论二卷二十四页云:此六种相,云何可见?由六种最胜故。一、由所依最胜。谓菩...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曹山本寂禅师的《语录》记载:一次,有僧问曹山:我通身都是病,请您老人家替我医病。曹山禅师回答说:我不医。僧又...为何有些人行善后不觉得有善报?这可能有下列几个因素: (1)此人可能业障很重。因此所做的一些布施与过去的业障...
现在来看第三依智不依识。 依智不依识,是说我们要依三乘的智慧,不能依心意识的妄想分别。 三乘佛法讲智,声闻、缘...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究其原由,总因不了真如妙性。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
【原文】 书信一事,关系甚重。若常用草体,或成习惯,久久或致误事。冯梦华厚德君子,其子与孙皆死亡。前年过继之...
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就好,干啥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一个很强大的生死业力。其实空正见只是一个根本,这...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位年近八十岁的婆罗门,他虽家财万贯,却顽固闇昧,悭贪成性,不肯布施,难以教化,既不...
问: 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欲妨碍修行,儿孙之爱更是难舍,请法师慈悲开示,如何防治爱欲? 大安法师答: 是啊,我们...
黄龙悟新禅师
【五灯会元】
隆兴府黄龙死心悟新禅师,韶州黄氏子。生有紫肉幕左肩,右袒如僧伽梨状。壮依佛陀院德修,祝发进具后,游方至黄龙,谒晦堂。堂竖拳问曰:「唤作拳头则触,不唤作拳头则背。汝唤作甚么?」师罔措。经二年,方领解。然尚谈辩,无所抵捂。堂患之,偶与语至其锐。堂遽曰:「住!住!说食岂能饱人。」师窘,乃曰:「某到此弓折箭尽,望和尚慈悲,指个安乐处。」堂曰:「一尘飞而翳天,一芥堕而覆地。安乐处政忌上座许多骨董,直须死却无量劫来全心乃可耳。」师趋出。一日,闻知事捶行者,而迅雷忽震,即大悟,趋见晦堂,忘纳其屦。即自誉曰:「天下人总是参得底禅,某是悟得底。」堂笑曰:「选佛得甲科,何可当也!」因号死心叟。僧问:「如何是黄龙接人句?」师曰:「开口要骂人。」曰:「骂底是接人句,验人一句又作么生?」师曰:「但识取骂人。」问:「弓箭在手,智刃当锋,龙虎阵圆,请师相见。」师曰:「败将不斩。」曰:「恁么,则铜柱近标修水侧,铁关高锁凤凰峰。」师曰:「不到乌江未肯休。」曰:「若然者,七擒七纵,正令全提。」师曰:「棺木里瞠眼。」僧礼拜,师曰:「苦!苦!」问:「承师有言,老僧今夏向黄龙潭内,下三百六十个钓筒,未曾遇著个锦鳞红尾,为复是钩头不妙,为复是香饵难寻?」师曰:「雨过竹风清,云开山岳露。」曰:「恁么,则已得真人好消息,人间天上更无疑。」师曰:「是钩头不妙,是香饵难寻。」曰:「出身犹可易,脱体道应难。」师曰:「乱统禅和,如麻似粟。」上堂:「深固幽远,无人能到,释迦老子到不到?若到,因甚么无人?若不到,谁道幽远?」上堂:「祖师心印,状似铁牛之机,去即印住,住即印破。只如不去不住,印即是,不印即是?金果早朝猿摘去,玉花晚后凤衔归。」上堂:「行脚高人解开布袋,放下钵囊,去却药忌,一人所在须到,半人所在须到,无人所在也须亲到。」上堂:「拗折拄杖,将甚么登山渡水?拈却钵盂匙箸,将甚么吃粥吃饭?不如向十字街头东卜西卜。忽然卜著,是你诸人有彩;若卜不著也,怪云岩不得。」上堂:「文殊骑师子,普贤骑象王,释迦老子足蹑红莲,且道黄龙骑个甚么?」良久曰:「近来年老,一步是一步。」上堂:「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佛既不乱,浊水自清,浊水既清,功归何所?」良久曰:「几度黑风翻大海,未曾闻道钓舟倾。」上堂:「有时破二作三,有时会三归一,有时三一混同,有时不落数量。且道甚么处是黄龙为人处?」良久曰:「珍重。」僧问:「如何是四大毒蛇?」师曰:「地水火风。」曰:「如何是地水火风?」师曰:「四大毒蛇。」曰:「学人未晓,乞师方便。」师曰:「一大既尔,四大亦同。」室中问僧:「月晦之阴,以五色彩著于暝中,令百千万人夜视其色,宁有辨其青黄赤白者么?」僧无语。师代曰:「个个是盲人。」师因王正言问:「尝闻三缘和合而生,又闻即死即生。何故?有夺胎而生者,某甚疑之。」师曰:「如正言作漕使,随所住处即居其位,还疑否?」王曰:「不疑。」师曰:「复何疑也?」王于言下领解。师临寂,示偈曰:「说时七颠八倒,默时落二落三。为报五湖禅客,心王自在休参。」荼毗设利五色,后有过其区所者,获之尤甚。塔于晦堂丈室之北。
上篇:归宗志芝庵主 | 下篇:黄龙惟清禅师 |
亦名:持羊毛戒缘起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佛在舍卫国时,跋难陀得羊毛贯杖头而行,居士讥言贩卖羊毛。比丘举过...
七法不可避
二种真如
天眼与生得眼差别
忿
诸法实相
平等性
愚痴
八十一龙王
魔军
远离乐有三种
六波罗蜜多相由六种最胜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生和死的四个层次
圆因法师:行善后为何得不到善报

四依法之「依智不依识」

人死后焚化遗体的意义所在

字体潦草易误事

【推荐】不要低估无始劫来妄想的力量

生死事大 无常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