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杂名)梵语般吒阿毗昙,译为阉人,以无男根故。律有五种黄门,谓生黄门,形残黄门,妒黄门,变黄门,半月黄门。僧...(明王)Yamāntaka,又曰焰曼威怒王,阎摩德迦尊,降阎魔尊,大威德明王,六足尊。五大明王西方之尊,无量寿佛之教...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七,过分取衣戒。所以制不许过者,出家比丘,遇四因缘,夺失三衣,无由进业。笃信...(名数)以七灭诤法而灭之四种诤论也。南山戒疏一上曰:以七毗尼用灭四诤。...又名三毒。贪是贪欲,嗔是嗔恚,痴是愚痴。...(术语)从一般之佛土,称弥陀净土曰一佛净土。十疑论曰:阎浮提之众生,心浊多乱,偏赞一佛净土,使专心一境,即得...【意识界】 p1207 大毗婆沙论七十二卷一页云:问:意识界云何?答:意及法为缘所生意识,是名意识界。此中问答分别...清代乾隆时(1736~1795)之民间宗教教首。云南大理人。自称乃四十九代收圆祖师,活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江...(杂语)Parāvata,译曰鸽。佛国记:有国名达嚫僧伽蓝穿大石山作之,凡有五重,第五层作鸽形,因名此寺为波罗越。...五分法身之一。解脱知见为如来法身之一分,故称解脱知见身。又作解脱所见身、解脱知见蕴、解脱知见众、解脱知见品。...(物名)刻佛法僧宝四个篆字者。押于道场疏。...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什么叫临终正念呢?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是说临终打妄想的时候,你自己能够回光返照,不随妄转,这叫正念分明。正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被戏称为事儿妈。望文解意,这事儿妈也就是生事儿惹是生非的意思,其意味中多带有...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急冲冲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诉老和尚,有很多人在背后说您的坏话!他正想细细道来,老和尚只是淡然...
父母谢世,归心佛乘 李士谦,字子约,出身赵郡李氏,平棘县人。幼年丧父,刻苦愤读,又以侍奉母亲有孝心而闻名。在...
我们要在生活当中体验什么是发菩提心。自己真正发了菩提心,向内就是要明白:我与佛无二无别,只是一念无明变成不觉...佛陀的苦行因缘 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
是以欲透尘劳,须知要径。将施妙药,先候病源。若细意推寻,冥心体察,则何尘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断惑之门,斯为要...
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福的深浅,视所吃的苦多寡而定。如果人人愿意吃苦,则人人都可成佛,可到...
隆庆庆闲禅师
【五灯会元】
吉州仁山隆庆院庆闲禅师,福州卓氏子。母梦胡僧授以明珠,吞之而娠。及生,白光照室。幼不近酒胾。年十一弃俗,十七得度,二十遍参。后谒黄龙于黄檗。龙问:「甚处来?」师曰:「百丈。」曰:「几时离彼?」师曰:「正月十三。」龙曰:「脚跟好痛,与三十棒。」师曰:「非但三十棒。」龙喝曰:「许多时行脚,无点气息。」师曰:「百千诸佛,亦乃如是。」曰:「汝与么来,何曾有纤毫到诸佛境界?」师曰:「诸佛未必到庆闲境界。」龙问:「如何是汝生缘处?」师曰:「早晨吃白粥,如今又觉饥。」问:「我手何似佛手?」师曰:「月下弄琵琶。」问:「我脚何似驴脚?」师曰:「鹭鸶立雪非同色。」龙嗟咨而视曰:「汝剃除须发,当为何事?」师曰:「只要无事。」曰:「与么则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也。」师曰:「是何言欤?」曰:「灵利衲子。」师曰:「也不消得。」龙曰:「此间有辩上座者,汝著精彩。」师曰:「他有甚长处?」曰:「他拊汝背一下又如何?」师曰:「作甚么?」曰:「他展两手。」师曰:「甚处学这虚头来?」龙大笑。师却展两手,龙喝之。又问:「[怖-布+龙][怖-布+龙]松松,两人共一碗作么生会?」师曰:「百杂碎。」曰:「尽大地是个须弥山,撮来掌中。汝又作么生会?」师曰:「两重公案。」曰:「这里从汝胡言汉语,若到同安,如何过得?」﹝时英邵武在同安作首座,师欲往见之。﹞师曰:「渠也须到这个田地始得。」曰:「忽被渠指火炉曰:‘这个是黑漆火炉,那个是黑漆香卓?甚处是不到处?’师曰:「庆闲面前,且从恁么说话,若是别人,笑和尚去。」龙拍一拍,师便喝。明日同看僧堂,曰:「好僧堂。」师曰:「极好工夫。」曰:「好在甚处?」师曰:「一梁拄一柱。」曰:「此未是好处。」师曰:「和尚又作么生?」龙以手指曰:「这柱得与么圆?那枋得与么匾?」师曰:「人天大善知识,须是和尚始得。」即趋去。明日侍立,龙问:「得坐披衣,向后如何施设?」师曰:「遇方即方,遇圆即圆。」曰:「汝与么说话,犹带唇齿在。」师曰:「庆闲即与么,和尚作么生?」曰:「近前来,为汝说。」师拊掌曰:「三十年用底,今朝捉败。」龙大笑曰:「一等是精灵。」师拂袖而去。由是学者争归之。庐陵太守张公鉴请居隆庆。僧问:「铺席新开,不可放过。」师曰:「记取话头。」曰:「请师高著眼。」师曰:「蹉过了也。」室中垂问曰:「祖师心印,篆作何文?诸佛本源,深之多少?」又曰:「十二时中,上来下去,开单展钵,此是五蕴败坏之身,那个是清净法身?」又曰:「不用指东画西,实地上道将一句来。」又曰:「十二时中,著衣吃饭,承甚么人恩力?」又曰:「鱼行水浊,鸟飞毛落。亮座主一入西山,为甚么杳无消息?」师居隆庆未期年,钟陵太守王公韶请居龙泉,不逾年以病求去。庐陵道俗,舟载而归,居隆庆之东堂,事之益笃。元丰四年三月七日,将示寂,遗偈曰:「露质浮世,奄质浮灭。五十三岁,六七八月。南岳天台,松风涧雪。珍重知音,红炉优钵。」泊然坐逝,俾画工就写其真,首忽自举,次日仍平视。阇维日,云起风作,飞瓦折木,烟气所至,东西南北四十里。凡草木沙砾之间,皆得舍利如金色,计其所获几数斛。阅世五十五,坐夏三十六。初,苏子由欲为作记,而疑其事,方卧痁,梦有呵者曰:「闲师事何疑哉!疑即病矣。」子由梦中作数百言,其铭略曰:「稽首三界尊,闲师不止此。悯世狭劣故,聊示其小者。」子由其知言哉。
上篇:报本慧元禅师 | 下篇:三祖法宗禅师 |
凡三十卷。宋代道原撰。略称传灯录。为我国禅宗史书之一。原题名为佛祖同参集。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集录自过...
黄门
阎曼德迦
过分取衣戒制意
四诤
贪嗔痴
一佛净土
意识界
张保太
波罗越
解脱知见身
三宝印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临终时要摆脱妄想的执取干扰

【推荐】无事是贵人

我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

乐善好施德化一乡的李士谦

心量越大的人,越能成就大事
证严法师说故事《五浊恶世度有情》

超越轮回导归净土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