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杂名)数名。颂疏世间品曰:十大三摩钵耽为揭底。六十数之一。Gati。...(名数)八部之法藏也...【随义行及不随义行】 p1371 大毗婆沙论十六卷五页云:能正行者,名随义行。彼诸弟子,不能正行;故名不随义行。有...指五乘。衍为梵语 yāna 之音译,意译作乘。又作道、船、车,为运载之意。即:(一)人乘(梵 manusya-yāna),即三...(术语)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无量...【能生支】 在十二有支中,能生支是爱、取、有三支,能近生当来世生老死果,故名能生。《成唯识论》卷八载:‘三能...(物名)贝多罗叶也。印度之人以写经文。慈恩寺传三曰:经三月安居中集三藏讫,书之贝叶,方遍流通。唯识枢要上本曰...为“本觉”之对称。大乘起信论谓阿赖耶识有觉、不觉二义,觉又有始觉、本觉之别。其中,经过后天之修习,渐次断破无...共变诸法,同在一处,不相障碍。譬如众多灯明,共在一室,各各遍室,一一自别,其相相似,处所无异。灯明既多,人影...【寻伺有七种相】 p1179 瑜伽五卷十三页云:应知此相、略有七种。一、体性。二、所缘。三、行相。四、等起。五、差...【根义】 p0921 瑜伽五十七卷五页云:问:何等是根义?答:增上义是根义。问:为何显义?答:为显于彼彼事,彼...(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
造邪淫业将会堕入三恶趣中,业重者感生于近边地狱的铁柱山中,或于地狱中感受卧铁床、抱铜柱的燃烧之苦,或者转生于...有两个男人,一个富可敌国,但身体羸弱,另一个身强力壮却贫困潦倒。 富人羡慕穷人的健康,穷人梦想富人的财富,两...
省庵大师在《净土诗》里面常常点示我们: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地方不是我们真正的故乡,我们是三界里面的浪子,这个世界...问: 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大安法师答: 怨恨是一种对不如意的人与事所产生的负面情绪。此时,勿怨天...● 以下论理事: 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不出因果二字。众生沉九界,如来证一乘,于心性毫无增...
因果是佛法的基本定律之一,佛教深信相信因果定律的正确性。但是现实之中,却有不少好人无好报,恶人活逍遥的情况出...
在慧远大师身上,无论是他的知见,还是他的修行实践,都体现着感应道交的特点。 例如,慧远大师把阿育王造的文殊金...问: 业障深的人应该念什么佛? 宽见法师答: 不管念什么经什么佛,都是圆融无碍的,都是一不是二,念一佛即是念无...
雪峰宗演禅师
【五灯会元】
福州雪峰宗演圆觉禅师,恩州人也。僧问:「不慕诸圣、不重己灵时如何?」师曰:「款出囚口。」曰:「便恁么会去时如何?」师曰:「换手槌胸。」问:「如何是大善知识心?」师曰:「十字街头片瓦子。」辞众日,僧问:「如何是临岐一句?」师曰:「有马骑马,无马步行。」曰:「途中事作么生?」师曰:「贱避贵。」上堂:「遣迷求悟,不知迷是悟之钳锤。爱圣憎凡,不知凡是圣之炉[革*(备-人)]。只如圣凡双泯、迷悟俱忘一句作么生道?半夜彩霞笼玉像,天明峰顶五云遮。」
上篇:云峰大智禅师 | 下篇:卫州王大夫 |
(人名)Kātyāyaniputra,又作迦多演尼子。...
揭底
八藏
随义行及不随义行
五衍
德本
能生支
贝叶
始觉
共变不障
寻伺有七种相
根义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解深密经

造邪淫业将会堕入三恶趣中
一切又回到起点

暂居此地非吾土,遥忆西方是我家
大安法师: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和悔恨心
印光大师嘉言录--释普通疑惑

因果报应的三种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