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日本临济宗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号虎溪。早岁参谒大德寺宗峰妙超,发明心地,作偈颂轰动丛林。元时来我国,遍参...(术语)如树之根株不能拔者云坚,从他物不变原态者云固。谓心念之不变不动也。法华经曰:妙光教化今坚固。...五五百年之一。五坚固之一。即佛入灭后第四个五百年,为造立塔寺坚固之时期。此说出自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五。(参阅...观音的别名,因此菩萨的耳根圆通。...(术语)法性寂然为止,寂而常照为观,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止水影现万象,故止与观者,不二一体也。辅行一曰:中...日本佛教用语。“体失往生”之对称。体,指五蕴所成之秽体。诸行往生之机,临终时亡失其秽体,始能往生,称为体失往...(?~1144)日本真言宗僧,亦为东密中川流始祖。京都人,俗姓藤原。通称少将上人、中川律师。曾于南都、比睿山、高...又于彼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依何密意说?如无自性无生亦尔,如无生无灭亦尔,如无生无灭本来...(术语)念佛有总别之分。就总言之,有三种,一称名念佛,口称佛名也。二观想念佛,静坐而观念佛之相好功德也。三实...【五种识生差别】 p0273 瑜伽六十九卷二十页云:复次生差别者,略有五种。一、欲界生行。二、色界生行。三、无色界...梵语 bala,音译波罗;或 balāna,音译末丽囊。机能、能力之意。(一)指十波罗蜜中之第九,即称力波罗蜜。(二)指思...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迦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大方广佛华严经...
从前有一个生意人,借给人家半个铜钱,那个人好久都没有偿还,于是他就到借钱人那里去讨账。 去讨账的路上有一条大...问: 师父教我们不执着,但如不执着,事情如何能办好? 广钦老和尚答: 办事情不执着并不是随随便便做,而是要尽心...
【原文】 一僧瘵疾经年,久惫枕席,众知必死,而彼无死想。语之死,辄不怿。予使人直告,令速治后事,一心正念。彼...一般人之所以会恐惧,多半是觉得所处的环境中有种种的不安全,不知道何时会发生生命的危机?也不知道何时又会遇到突...
居士到寺院是为了学习佛法而来,为了修行而来。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行为心念,因为我们一般人平常生活在世俗生活当中...中国文化最高的就是《易经》。《易经》的根本思想,它提出一个重要的论点说:「祸福相依」,就是人生有它福乐的一面...什么是给予?对佛学深有造诣的西方分析心理学大家弗洛姆有过专门研究。他认为,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不简单...
《法华经。警喻品》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愄,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众生无...
望仙宗禅师
【五灯会元】
沂州望仙山宗禅师,僧问:「四时八节即不问,平常一句事如何?」师曰:「禾山打鼓。」曰:「莫是学人著力处也无?」师曰:「归宗拽石。」僧无语。师曰:「真个衲僧。」上堂:「南台乌药,北海天麻,新罗附子,辰锦朱砂。」良久曰:「大众会么?」久立。上堂:「你等诸人,还肯放下么?若不放下,且担取去。」便下座。
上篇:佛日文祖禅师 | 下篇:佛足处祥禅师 |
(术语)竺道生尝着善不受报论。其言曰:依五戒十善等善伏恶,以受人天之身报,但是增上缘,故实者是善非是受报,是...
道壬
坚固
塔寺坚固
圆通大士
止观不二
不体失往生
实范
一切诸法无生无灭
念佛
五种识生差别
力
【大藏经】般舟三昧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因小失大的商人
做事不执著,并不是随随便便做

久病不念佛,生日变忌日
圣严法师:居安思危,临危不乱

戒定慧在一念间
净界法师:让罪业有释放的管道
给予不是放弃和牺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