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一)梵语 sukha,巴利语同。为“苦”之对称。即身心适悦之感觉。三受之一,又作乐受;亦为五受根之一,二十二根之一...(杂名)明一统志曰:象庄在河南府,东汉时西僧以象驮经来洛阳,后化为石,今有石象。...亦名:揲叶法 子题:钩栏、明孔、明相、漏尘、三衣不开叶相即同下众服缦衣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十诵,若粪扫衣比...谓由惑起业,由惑润生。即由烦恼滋润业,而引生未来之果。此系惑之两种作用,唯识宗以此说明众生流转生死之根源。所...【如来与阿罗汉等同分异分。】 瑜伽八十七卷二十二页云:复次略由四相,当知如来与慧解脱阿罗汉等,同分异分。...梵语 nirodha-samāpatti。又作灭受想定、灭尽三昧。心不相应行法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灭尽心...(修法)日本睿山四大法之一。视七佛为一体而供养之法也。百二十尊法曰:次道场观,想地结上金刚墙之内有宝楼阁,阁...(地名)Vaiśāli,又作毗耶离,鞞舍离,维耶,维耶离,鞞舍隶夜。新云吠舍厘。国名。译曰广严。中印度也。维摩大...何等见至补特伽罗?谓随法行已至果位。...【三和合触】 p0186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七卷三页云:云何名三和合触?答:和合有二种。一、俱起不相离名和合。二、...【引义利语】 p0378 集异门论十三卷五页云:问:云何引义利语?答:且如苾刍、举他苾刍犯戒犯见犯轨则犯净命罪;然...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耶ye 2)南na 无mo 阿a 唎li 耶ye 3)婆po 廬lu 羯jie 帝di 烁shu...
世间上有很多我们认为的恶人,但是所有的恶人里面他都有他的善良的一面,只是在你面前展示的他是恶的一面。所以对这...
什么是善的难易呢?古代大儒认为:克制自己的私欲须从难除的地方克除。这个先难,具体指:难舍能舍、难行能行、难忍...
过去有位沙门,请一位在家的剃头师为其剃头。剃完头,剃头师恭敬地顶礼沙门,并发愿:愿我来世心地光明、清净皎洁,...
昔有袁了凡的人,本名袁学海,他是明朝的名儒,小时候就读书,可是父亲要他学医,济世救人,所以改学医。后来遇到一...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 清顺治 这首清朝顺治皇帝赞僧诗的偈语,把出家...一般人到临终时有什么样的执著呢?一般有三种爱,爱就是执著。 第一种就是境界爱:对环境的执著。 我们活了一大把年...
人们常常开玩笑说,别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然而我们还是很在意。我们会对某些人恨之入骨,其实这种恨是对自己的束...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这亦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睿智。尊重师长,意在...
智海本逸禅师
【五灯会元】
东京智海本逸正觉禅师,僧问:「古镜未磨时如何?」师曰:「青青河畔草。」曰:「磨后如何?」师曰:「郁郁园中柳。」曰:「磨与未磨,是同是别?」师曰:「同别且置,还我镜来。」僧拟议,师便喝。上堂:「开口是,合口是,眼下无妨更著鼻。开口错,合口错,眼与鼻孔都拈却。佛也打,祖也打,真人面前不说假。佛也安,祖也安,衲僧肚皮似海宽。此乃一出一入,半合半开,是山僧寻常用底。敢问诸禅德,刹竿因甚么头指天?力士何故揎起拳?」良久曰:「参!」上堂,拈拄杖曰:「这拄杖,在天也与日月并明,在地也与山河同固。在王侯也以代蒲鞭,在百姓也防身御恶。在衲僧也昼横肩上,渡水穿云,夜宿旅亭,撑门拄户。且道在山僧手里,用作何为?要会么,有时放步东湖上,与僧遥指远山青。」击禅床下座。上堂:「忆得老僧年七岁时,于村校书处得一法门,超情离见,绝妙绝玄,爰自染神。逾六十载,今日辄出,普告大众。若欲传持,宜当谛听。」遂曰:「寒原耕种罢,牵犊负薪归。此夜一炉火,浑家身上衣。诸禅德,逢人不得错举。」上堂:「古者道,接物利生绝妙,外甥终是不肖。他家自有儿孙,将来应用恰好。诸禅德还会么?菜园墙倒晴方筑,房店篱穿雨过修。院宇漏时随分整,儿孙大小尽风流。」上堂,举暹和尚道:「寒!寒!地炉火暖,闲坐蒲团。说迦叶不是,谈达磨无端。此也彼也,必然一般。」师召大众曰:「迦叶甚处不是?达磨那里无端?若检点得出,彼之二老一场[怯-去+么][怖-布+罗]。若点检不出,三十年后,莫道不被人瞒好!」上堂:「我有这一著,人人口里嚼。嚼得破者,速须吐却。嚼不破者,翻成毒药。」乃召诸禅德:「作甚么滋味,试请道看。」良久曰:「医王不是无方义,千里苏香象不回。」道士问:「如何是道?」师曰:「龙吟金鼎,虎啸丹田。」曰:「如何是道中人?」师曰:「吐故纳新。」曰:「道与道中人相去多少?」师曰:「罥鹤颠崖上,冲天昧米民。」
上篇:云居了元禅师 | 下篇:天章元楚禅师 |
(术语)法苑珠林曰:弥勒为佛时,于龙华树下坐。华枝如龙头,故名。亦云种出龙宫,故曰龙华树。...
乐
石象
三衣揲叶法
发业润生
如来与阿罗汉等同分异分。
灭尽定
七佛药师法
毗舍离
见至补特伽罗
三和合触
引义利语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藏经】晚课(暮时课诵)
【大藏经】大悲咒注音版

如何对待我们身边的恶人

见人有难,难道不应该伸出援手吗

恭敬的剃头师

命运改造在自己手中

三衣一钵不离身
世间人临终的三种执着

剔除自己心中的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