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一)梵语 drstāntah。于一切法中,为显示其道理而作之譬喻。佛典多处记载,释尊说法,巧用譬喻,而令闻法者深领其...(杂语)与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同。本来为众生之真性,即佛性菩提也。...(书名)外题道宣律师感通录。内题宣律师感天侍传。因之一名感通传,又云感通录,又曰律相感通传。一卷。记道宣师,...【清净施有十相】 p0962 瑜伽三十九巻十八页云:云何清净施?当知此施,有十种相。一、不留滞施,二、不执取施,三...栴檀树耳之略称。耳亦作茸,生于栴檀树之茸,称为檀耳,为世所希有之珍品。据长阿含卷三游行经载,有一工师子周那(...略称忍辱。产于印度雪山(喜马拉雅山)。牛食此草,其乳能出世间第一之醍醐味。亦用以比喻念佛生善之殊胜功德。[北...Fajie 佛教术语。法泛指宇宙万有一切事物,包括世出世间法,通常释为轨持,即一切不同的万事万物都能保持各自的...(菩萨)略称观音。法华经曰: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按观世音像,世俗多...(地名)耆阇崛山之略。译曰鹫峰山。...(杂语)禅林之语。大众一同退去也。...(名数)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佛说灌顶经神咒经一),谓受三归者,有三十六部之神王,将无量之眷属守护其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下面要讲一件真实的事情,来和大家互相勉励,我们内心如果有生气、怨恨的一口气就要趁早放下,因为现在不放,到临终...问: 您怎么看安太岁、点光明灯这类民俗?在这个科学年代还有价值吗? 圣严法师答: 凡是宗教信仰和民俗的现象,而...
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以入道,念阿弥陀佛当然可以往生西方,可以了生死!不必一定另外再持咒来帮助。念佛不能往生的...
修行人的相有多种。现在讲一个出家人,叫做持律,是民国时期的人。他以前在天台山时,负责管理蜡烛。他很笨。有一年...
《怡山发愿文》全文字数不多,却字字珠玑,把我们的三障(即烦恼障、业障、报障)披露得淋漓尽致。学习《怡山发愿文...有这样一个试验: 一个长跑运动员参加一个5人小组的比赛,赛前教练对他说,据我了解,其他4个人实力并不如你。结果...问: 佛家强调因果报应,但在当今这个社会,我看到的都是恶因善果,善因恶果。对于这样一个社会,佛教应该怎样做?...
当知吾人,本有妙明真心,本是清清净净、光光明明,如何现在,弄得昏昏暗暗,糊糊涂涂?即被五欲之所染着故也。 如...
宝相蕴观禅师
【五灯会元】
天台宝相蕴观禅师,僧问:「如何是佛?」师曰:「堂堂八尺余。」
上篇:投子法宗道者 | 下篇:君山显升禅师 |
指凡俗之人物。又作常凡。从容录第四十七则(大四八·二五六下):“庭前柏树,竿上风幡,如一华说无边春,如一滴说...
喻
上求本来
感通传
清净施有十相
檀耳
忍辱草
法界(dharmadhatu)
观世音
崛山
分散
三十六部神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临终恶习突现 助念劳而无功
安太岁、点光明灯在科学年代还有价值吗

这样念佛才能得到真实利益

修行人的心一定要直

「十缠十使」是我们修行中的大障碍
谁拉你走向了平庸
为什么恶人不得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