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东晋僧。敦煌人,俗姓孟。少怀隐遁之志,诵经四十余万言。山居行道,不食谷物,仅食柏实、松脂、细石子等物,不畏寒...(修法)出于大威怒乌刍涩摩仪轨经一卷,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三卷,秽迹金刚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要门一卷,秽迹金刚...(菩萨)法华地涌菩萨四上首之第一。...(术语)由作之业因而招某结果也。戒疏四下曰:因不虚设,必能感果。...【清净法界】 p0961 佛地经论三巻三页云:清净法界者:谓离一切烦恼所知客尘障垢;一切有为无为等法无倒实性;一切...檀,梵语 dāna,布施之意。以其布施行之因,可得光明,能灭除悭贪罪,故称檀光。又称无悭光。旧译华严经卷七(大九...(术语)又曰别见。性为分隔之妄见也。别教之菩萨入地以后渐断之。...(杂语)祖先忌日等为斋供之日。又六斋日也。...(一)指忍辱之心。忍辱之心能防止一切外障,故喻如护身之衣。[法华经法师品] (二)袈裟之异名。袈裟能使人忍辱柔和...Fa 佛教术语。《俱舍论》卷一称能持自相故名为法。这是传统的解释,意即凡具有质的规定性,并为人们所认识的一...(术语)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四。入声闻乘修四谛观法,了悟唯有五蕴之法而无人我实体之住心也。...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功德不可思议。今天能来念佛,这本身就说明了在座的诸位己具有善根福德因缘。希望诸位...中医上讲温则通,通则不痛,用毛巾热敷实际上就是达到温通的效果。热敷时,应选择洁净的毛巾,在4045摄氏度中的热水...
佛教的咒语确实是有加持力的,楞严咒也是寺院每天早课都需要诵持的内容,法力非常殊胜。诵持楞严咒的时候,附近的诸...作父母的谁都希望子女健康、聪明。要作到这一点,除后天的营养教育外,重要因素还在先天。所以在怀孕之前,首先应注...
我等念佛行人,应当考实今时净土法门,与古时净土法门,究竟是异耶,同耶。 若言是异,我等历岁经年,从朝至暮,所...「六和敬」是佛教僧团的生活原则,也就是让彼此能够和乐相处的观念,基本原则一共有六个项目,分别是︰身和同住、口...
信念的力量非常重要,信念就是一粒种子。人这一生关键的是建立一种积极正确的信念系统。比如,大多数中国人相信左眼...一般人不论富贵贫贱,有没有权势地位,个个都有不称心、不如意的事,于是心里免不了有或多或少的烦恼苦闷。这些都是...
投子法宗道者
【五灯会元】
舒州投子法宗禅师,﹝时称道者。﹞僧问:「如何是道者家风?」师曰:「袈裟裹草鞋。」曰:「意旨如何?」师曰:「赤脚下桐城。」
上篇:南明日慎禅师 | 下篇:宝相蕴观禅师 |
谓长时期相续不断的忆念观音。出自法华经卷七普门品(大九·五七上):“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
单道开
乌刍沙摩修法
上行菩萨
感果
清净法界
檀光
别惑
斋日
忍辱衣
法(dharma)
唯蕴无我心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五个好处
毛巾热敷的十种保健方法

楞严咒护身符,可以随时都佩戴吗
保胎之要重在节欲

【推荐】古人往生特别容易,为何今人往生十有七难
六和敬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