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能生后法罪】 p0895 瑜伽八十四卷十三页云:能生后法罪者:谓由彼故;虽于现法,他所不知;然能为因,往诸恶...梵语 mahāprajā。mahā,意为大;prajā,意为慧。摩诃般若即照了诸法实相,最极最胜之大智慧。禅苑清规卷十(卍...即赞叹罗汉之德,举行供养之法会。又作罗汉供、罗汉会、罗汉拜。为四座讲之一。供养罗汉之缘起,依佛祖统纪卷三十三...据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载,释尊曾跃身空中,身放光明,以照人天,其高七倍于多罗树。净觉师碑铭:“开口万言,音和水...(术语)梵语乌波你也Upādhyāya,教以道者之通称也。律中分得戒师与受业师之二。释氏要览上曰:师有二种:一亲教...菩萨完成第一阿僧祇劫之修行,始登初地,在初地入心中(每一地皆有入、住、出三心),通达少许二无我理,体会真如,...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中,不犯者,先不知;若语已住,先与开问;若间宽不相妨;若亲旧教言,但敷,我自语主;若...(公案)云门垂语云:人人尽有光明在,看时不见暗昏昏,作么生是诸人光明?自代云:厨库三门。又云:好事不如无。见...(术语)无量寿经下明五恶之一章也。...梵语 udāna。又作乌拖南、嗢拖那、邬陀南、优檀那、忧陀那、郁陀那。(一)十二部经(佛经之十二种体裁或形式)之一...【中品杂染】 p0361 瑜伽八十卷八页云:云何中品杂染?谓已止息麁品杂染,别别对治,为依止故,于诸境界,贪瞋痴缠...普门品(日诵式版本)...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何可谓不遵父吃肉之命为不孝乎?设汝父一旦发狂,谓汝言:我很爱汝,汝当割我身...佛言。昔者为盐楼王。有弘普之慈诸堕罪狱者。王尽现之。王曰。汝等何为是间。罪人对曰。我等死时。不知如行。诸恶自...
大家学完《地藏经》,我们依法行持哪怕七天都好,光说不做,得不到什么好处。一天二十四小时,就是在那儿名、利、贪...
哈恩皮尔是德国柏林一家豪华餐厅的小厨师,他工作兢兢业业,把名厨们炒过的每一道菜都记在心里,业余时间,还不停地...养生一词始见于《庄子内篇》。所谓养,就是保养、养护的意思;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养生术,就是根...
于七情,医家、佛家都有自己不同的介绍,对于中医学来说,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志,下面我们...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人愤怒的那一个瞬间,智商是零,过一分钟后才慢慢恢复正常。 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
讲苦,那佛说了种种方法,断苦的方法,但是我们用不上。突然间又身体不适应,你还得去完成任务,你感觉苦不苦啊?我...
雪峰象敦禅师
【五灯会元】
福州雪峰象敦禅师,僧问:「如何是佛?」师曰:「把火照鱼行。」曰:「如何是法?」师曰:「唐人译不出。」曰:「佛法已蒙师指示,未审毕竟事如何?」师曰:「腊月三十日。」
上篇:慧力有文禅师 | 下篇:云居守亿禅师 |
即指默然无言之妙理。谓维摩诘居士以默然无语来表示言诠所不及之深理。[华严五教章卷一](参阅“默不二”6373) ...
能生后法罪
摩诃般若
罗汉讲
踊身七树
师
见道位
强敷坐戒开缘
云门光明自在
五恶段
优陀那
中品杂染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以肉来行孝乃无知之人之作为
阎罗王派到人间的五个使者

你要是做了,这才是真正保险

善良的种子终会开花
佛教的养生理念

「七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