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全一卷。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内容分为十恶业品,及十施报品两部分。(一)十恶业品,揭示灭除十恶,持守...梵语 lobha,rāga 巴利语同;或梵语 abhidhyā,巴利语 abhijjhā。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欲求五欲、名...(杂语)祖师之存慧命者。临济录曰:你心心不异,名之活祖。...梵语 pratipaksa。原意为否定、遮遣。于佛教中,则指以道断除烦恼等。其中,“道”为“能对治”,“烦恼”等为“所...全称二种种子。真言之阿等一字,生无量之义,譬如草木之种子,故称种子。瑜祇经疏卷二(大六一·四九五上):“佛部...(名数)谓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也。仁王护国经疏曰: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皆称贤者,此就别教而论,盖诸位...名闻利养,易生贪染,染着既生,难得自在,故称为缚。[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四之二] p2810...二种资粮之一。为福德庄严之异名。谓修持六度中之前五度,如布施、持戒等善行,以为证佛果之资粮。而六度中之智慧,...(经名)一名佛本行赞传,西土贤圣撰集,刘宋宝云译,七卷。偈赞佛一代行状之偈文也。...(职位)禅家掌米榖之僧也。...(一)在佛教中,常用以形容诸佛菩萨及法之崇高尊贵,如称至高无上之佛陀为“宝王”;称诸佛菩萨之庄严法相为“宝相”...往生论...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太虚大师说我们所有的步骤,都是为了人生改善,后世增胜,了生脱死,法界圆明。一切都是为了人生改善,但改善一定是...要出家就没有远和近,就要发起心来,慈悲喜舍四等心遍布在一切众生身上,这样出家无家才能以大家为家,以众生的心为...
《韩非子说林》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桓赫的雕刻大师,当别人问起他的雕刻之道时,他回答说:其实雕刻的秘诀...
问:福善祸淫,不过生时受报耳。若人而既死,则形神消灭。纵有罪业,何从受报?周安士《欲海回狂》 这是关系到人生...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它的意思,菩提早觉,萨埵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
我现在讲个笑话给诸位听,其实这是真事实,也是教你们在世间要如何度脱这个人生。 话说世间上有左右邻居两家,左边...
有一本《物犹如此》的古书,收集了许多可歌可泣有关母爱的故事,以下摘取其中三则。 有个叫桓温的人,一次前往四川...
佛教认为食有长养、资益之义、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食的种类有九种: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禅悦食、法喜食、愿...
兴化奉能禅师
【五灯会元】
襄州兴化奉能禅师,僧问:「如何是佛?」师曰:「发长僧貌丑。」
上篇:四祖志諲禅师 | 下篇:天睦慧满禅师 |
【四种声闻】 p0435 瑜伽八十卷五页云:云何名为四种声闻?一者、变化声闻。二者、增上慢声闻。三者、回向菩提声闻...
受十善戒经
贪
活祖
对治
二种子
三贤
利养缚
福德资粮
佛本行经
榖头
宝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最上乘论

【推荐】别让想象破坏美好的一切
人间如剧场,个个是演员

给自己留些余地

人死形灭,纵有罪业,何从受报
什么是菩萨

「认错」是处世最珍贵的宝物

救拔母亲出离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