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梵语 vāyu-dhātu,巴利语同。四界之一。又称风大。界,含有性、能持、差别等义。风能持自性及所造色而不改,故称...梵名 Divyāvadāna。据推定,系编于三世纪初之梵文譬喻故事集。书中引用巴利圣典中之长部(Dīgha-Nikāya)、长老...真言之阿等一字,生无量之义,譬如草本之种子,故名种子。诸尊各有种子,幖所具之众德。仁王经轨曰:言种子者,引生...第七识末那识有十种不同之名称,即:七识、转识、妄相识、相续识、无明识、解识、行识、无畏识、现识、智障识等。 ...(衣服)比丘之粪扫衣谓之纳衣,纳俗作衲。着衲衣者为十二头陀行之一,故以为僧衣之都名,又禅僧多着衲衣,故称曰衲...【圣应说舍】 p1226 大毗婆沙论八十一卷一页云:圣应说舍者:圣、谓诸佛及圣弟子。应为他说,应自住舍。问:圣于诸...梵语 prahāna-mārga。指能伏断、离灭惑障之道力。又称灭道、对治道。此“断”非唯断灭惑障,乃含有伏、证之义。加...(佛名)马鸣菩萨之本地也。释摩诃衍论一曰:马鸣菩萨若克其本大光明佛,若论其因第八地内住位菩萨,西天诞生,卢伽...凡六卷。唐代道宣撰于贞观元年(627)。又作拾毗尼要义钞、拾毗尼义钞、集义钞、要义钞。收于卍续藏第七十一册。为...(术语)佛陀之感应也。法华文句一曰:但观己心之广高,仰无穷之圣应。...【补特伽罗异门】 p1246 瑜伽二十九卷十七页云:云何补特伽罗异门?谓有六种。一、沙门,二、婆罗门,三、梵行,四...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问: 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为什么? 成刚法师答: 过午不食,就是所说的持斋,斋就是和佛法相应之意...
阿弥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用海来比喻智慧的深广,就是得一切种智者。我们也具有一切种智的,但为什么这么愚痴啊...
《占察善恶业报经》里面说: 「应知善男子!」应该知道啊,你这位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如果是未来一切的...
那么这一段佛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生命的变化跟饮食是有关系的。你吃什么东西,跟你的身心世界有关系。下面会...世间万事最初都是摹仿而来,譬如小孩学走路、读书、学写字、学图画、学技艺等等。那一个不是摹仿而来。可是摹仿也有...
金刚经者,即有谈空,不堕空边。即空论有,不堕有边。空有两泯,真俗不二。生佛一致,事理圆融。行起解绝,直趣觉海...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这世间就再没有任何人会毫无保留的真心真意地疼爱你了,所以朋友啊,当我们再...
你行正道,修行的和尚,不管你住山里,住多高,住多远。人迹不到的地方,护法会给你送去的。人到不了,天人能到得了...
黄檗法济禅师
【五灯会元】
瑞州黄檗法济禅师,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与天下人作榜样。」问:「如何是佛?」师曰:「眉粗眼大。」上堂,良久曰:「若识得黄檗帐子,平生行脚事毕。珍重!」
上篇:云门煦禅师 | 下篇:康国耀禅师 |
慢结者,即七慢,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下劣慢、邪慢。慢者,谓于下劣计己为胜,或于相似计己相似,心...
风界
天业譬喻
种子
七识十名
衲
圣应说舍
断道
大光明佛
四分律拾毗尼义钞
圣应
补特伽罗异门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大藏经】佛说月光菩萨经
【大藏经】佛说法灭尽经
为何修行人要过午不食

你要修福修慧,这句名号就完全具足了

修法前应当先修忏悔

从身安道隆的角度,一定要断除这五种辛菜
摹仿国王

印光大师关于《金刚经》的开示
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