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杂名)有名声德行者之比丘之尊称。唐僧传(玄奘传)曰:钵伐多国有数名德。...(751?~793)唐代安定人。字敬之,一字宽中。世居陆浑(河南嵩县东北)。以儒学著称,大历、贞元时之复兴古学,以...(一)梵语 siddha。所成立之意。[俱舍论卷一] (二)因明用语。即于因明对论中提出而有待证明之主张命题,亦即因明三...(物名)梵语苏罗Surā,僧俗之戒,通严禁酒。五戒之第五。十戒之第五。具足戒中九十单堕之第五十一。菩萨四十八轻...因五欲之法能害人,故喻为箭,称为欲箭。或指欲金刚菩萨所持之箭。或以欲心与境相应,如箭之射中目标,故亦称欲箭。...拘尸那拉城的简称,为佛入灭之处。...(物名)忉利天之善法堂,有鼓,不击而自发妙音者。唐华严经十五曰:忉利天中有天鼓,从天业报而生得。知诸天众放逸...【见所断为因法】 p0643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见所断为因法云何?谓一切染污法,及见所断法异熟。...亦名:发趣万行戒为宗主 子题:戒足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发趣万行,戒为宗主。故经云,若欲生天等,必须护戒足。...(杂语)译曰无垢。见大日经疏五。...(杂语)二观本为破二执之一具佛法,故无论何宗,不失此意,然于自他宗对抗之上,有以空门空观为主而立者,有以有门...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果卿居士曾经提到过,要戒除邪淫有时候仰仗自力还是不够的。就需要他力或法力。所以果卿居士就提议每天读三遍楞严经...
有一对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弟弟则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兄弟俩长相酷似,...
在意业当中,贪欲是最重的。贪欲,欲就是爱好。爱好,爱好什么?就是有情的情感。我们有情一类众生情感之中,以这个...问: 《金刚经》的中心道理是要人破除执着。可是,生活中,我们不是应该树立人生的目标,然后用执着的精神来实现目...
第一卷 玄奘法师,俗姓陈,单名一个袆字,生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河南陈留(今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陈河村)人...佛教经典和历代祖师都主张为佛弟子要戒杀素食,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慈悲心的需要,同时吃素也是放生,避免自...
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这句话或许想要告诉我们: 如果不注重内在修养,只关心外在的东西,想...
无伴过患,就是在生死关头无依无靠的痛苦。 如云:若能了知如是过,愿取三福灯光明,独自当趣虽日月,难破无边黑暗...
白云闻禅师
【五灯会元】
韶州白云闻禅师,上堂良久,僧出问:「白云一路,全因今日。」师曰:「不是!不是!」曰:「和尚又如何?」师曰:「白云一路,草深一丈。」便下座。问:「拟伸一问,师还答否?」师曰:「皂荚树头悬,风吹曲不成。」问:「受施主供养,将何报答?」师曰:「作牛作马。」
上篇:云门爽禅师 | 下篇:净法章禅师 |
(杂语)自定起而经行时之步行法。即静起座,先於呼吸之间,举左足,进于右足之半,于次之呼吸,举右足,与左足相并...
名德
梁肃
所立
酒
欲箭
尸城
天鼓
见所断为因法
戒为万行所归
微摩丽
空有二论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戒邪淫方法

欲上天堂,先下地狱

这两种若离了,你的生死就了了
是否应该用「执着」的精神来实现目标

玄奘法师传
吃素即是放生

及时回望自心,做精神富足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