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佛说深经之前放光明震动大地也。是为大乘之通相。法华六瑞中之二瑞。...即破世间乐邪见与破涅槃道邪见。(一)乃无视因果之理,离善为恶之邪见。以言无罪无福,无如来等贤圣,起此邪见,则堕...【聚积假有】 p1297 瑜伽一百卷十二页云:聚集假有者:谓为随顺世间言说易解了故;于五蕴等,总相建立我及有情补特...【四种修道】 p0434 瑜伽九十二卷六页云:为得未得明与解脱,当知略有四种修道。谓修根故;能正修身。修身所引善行...指烦恼恶业。因烦恼恶业能染污、系缚心,故称尘累。[楞严经卷一] p5764...禅林用语。谓大地无论如何破裂,人类皆无可奈何;引申为人类对于真如实际之实态,亦无可奈何,此即指超越知觉分别之...【如来三种圆德】 p0578 俱舍论二十七卷五页云:诸有智者,思惟如来三种圆德,深生爱敬。其三者何?一、因圆德...(术语)又曰闻持陀罗尼。四陀罗尼之一。闻持佛之教法而不忘也。陀罗尼译言总持。大乘义章十一末曰:教法名法,于佛...(流派)外道十六宗之一。又曰因中有果论。计因中常有果性之外道也。譬如禾因谷生而论其谷中既有禾性是也...(术语)梵语,婆哩惹你Parijana,心之异名。了别之义也。心对于境而了别,名为识。唯识论一曰:识谓了别。同五曰:...(术语)坐禅也。维摩经弟子品曰:宴坐树下。净影之义记二本曰:宴犹嘿也,嘿坐树下,名为宴坐。宴晏相滥,晏是安义...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问: 我在念佛号时,总是有妄念进来。怎么都控制不了,甚至越控制反而越有,请问这样是否意味着念佛就没有功夫了?...
宋朝开国名将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佐太祖平定天下,功勛卓著。存心仁厚,严于治军,尤重军纪,帅...曾经有一位居士问我: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都很快,在日常生活里很难摄心,该怎么安心呢? 我说:还是可以安,快有快的...
空性的智慧,它是一心三观的前方便。一个人没有经过空性智慧的教育,你很难悟入一心三观。一心三观的特点,还不在于...不必为失去而难过,因为世间之物本来就是去住无常。我们所能做、所应做的只是在得到时珍惜它。 有些事情,当我们年...很久以前,一位年轻的修行者,在前往舍卫城化缘的途中遇见一个漂亮的女孩。他不由得动了爱恋之心,相思成疾,终日茶...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问: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是以凡夫发心大小分判,而蕅益大师是以念佛功夫浅深分判,为什么同一个问题有两种不同...
南台道遵禅师
【五灯会元】
潭州南台道遵法云禅师,上堂:「从上宗乘,合作么生提纲?合作么生言论?佛法两字当得么?真如解脱当得么?虽然如是,细不通风,大通车马。若约理化门中,一言才启,震动乾坤。山河大地,海晏河清。三世诸佛,说法现前。于此明得古佛殿前,同登彼岸。无事,珍重!」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下坡不走。」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著衣吃饭。」曰:「见后如何?」师曰:「钵盂挂壁上。」问:「如何是真如含一切?」师曰:「分明。」曰:「为甚么有利钝?」师曰:「四天打鼓,楼上击钟。」问:「如何是南台境?」师曰:「金刚手指天。」问:「如何是色空?」师曰:「道士著真红。」问:「十二时中,时时不离时如何?」师曰:「谛。」
上篇:清凉智明禅师 | 下篇:双峰竟钦禅师 |
【苾蒭】 古师云含五义:一体性柔软,喻出家人,能折伏身语粗犷故。二引蔓旁布,喻出家人,传法度人,连延不绝...
放光动地
二种邪见
聚积假有
四种修道
尘累
大地没人缝
如来三种圆德
闻陀罗尼
因中有果宗
识
宴坐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推荐】念佛时的妄念怎么越控制反而越有

宋朝曹彬用兵慎杀子孙繁昌
圣严法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安心?》

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只有过程
不必为失去而难过
愚痴者只看外表

四大苦空,五阴无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