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譬喻)智慧譬箭,精进比弓。智度论十曰:忍铠心坚固,精进弓力强。智慧箭劲利,破憍慢诸贼。...菩萨完成第一阿僧祇劫之修行,始登初地,在初地入心中(每一地皆有入、住、出三心),通达少许二无我理,体会真如,...【毗梨耶】 法界次第云:秦言精进欲乐。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谓之精进。精进有二种:一者身精进,二者心精进。...全一卷。略称比丘尼戒本。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经属于根本说一切有部之比丘尼戒本,其体裁同于比丘...能利自他不能广利。何等十六?谓前所说邬波索迦。自具净信。亦能劝他令具净信。广说乃至自思择已。为证法义。能正勤...般若译义是智慧,波罗蜜译义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是说般若如船,能将众生从生死的此岸,渡到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去。...(杂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身上以何为见?是眼见耳见鼻见及身心等见?答:见无如许种见。云:既是无如许种见...【断想】 p1414 发智论一卷十九页云:云何断想?答:除爱结,余结断诸想解,名断想。...禅宗公案名。乃首山省念禅师接化学人之机要语句。从容录第七十六则(大四八·二七五上):“首山示众云:‘第一句荐...谓九品往生之行者所乘坐之莲台。略称九莲。行者临命终之际,圣众即持莲台来迎,行者乘此莲台,花合到净土,到已花开...(术语)凡夫阿赖耶识之不觉义,分为十重言也。禅源诸诠四曰:此识(阿赖耶识)在凡,常有觉与不觉二义。觉是三乘圣...(印光大师校印本)...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第二个,识无边处定。 二、识无边处定,谓行者厌虚空之无边,缘多则散,能破于定,即舍虚空,转心缘识。此定成已,...清晨,在列车卧铺的洗手间,我们几个男士正在洗漱。此时大家多半睡眼惺忪,神情漠然,彼此也不交谈。 就在此刻,突...
慧能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今北京大兴)。他的父亲贬官到了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生下了慧能。慧能年轻时父亲去...人如果活在希望中,就能够产生活力;如果活在绝望中,就很容易失去求生的意志。因此不管有没有崇高的理想,希望是人...
佛教把贪、嗔、痴名为三毒,三毒于人乃致命的三害。此中,嗔,就是指动不动生气、愤怒。生气乃至愤怒,是很有害身心...
子二、别明破阴 分五:丑一、圆破色阴超劫浊;丑二、圆破受阴超见浊;丑三、圆破想阴超烦恼浊;丑四、圆破行阴超众...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虽然他的终极关怀是出世间法,然而佛陀却是这样地关顾世间,要我们念佛行人从孝养父母开始。...问: 请问师父,念佛如何达到得定、开慧? 大安法师答: 其实你在老实念佛的当下,就是在修止观。你念名号,你就不...
智通景深禅师
【五灯会元】
兴国军智通大死翁景深禅师,台州王氏子。自幼不群。年十八,依广度院德芝披剃,始谒净慈象禅师。一日闻象曰:「思而知,虑而解,皆鬼家活计。」兴不自遏,遂往宝峰求入室。峰曰:「直须断起灭念,向空劫已前扫除玄路,不涉正偏,尽却今时,全身放下,放尽还放,方有自由分。」师闻顿领厥旨。峰击鼓告众曰:「深得阐提大死之道,后学宜依之。」因号大死翁。建炎改元,开法智通。上堂:「来不入门,去不出户。来去无痕,如何提唱,直得古路苔封,羚羊绝迹,苍梧月锁,丹凤不栖。所以道,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若能如是,去住无依,了无向背,还委悉么?而今分散如云鹤,你我相忘触处玄。」僧问:「如何是正中偏?」师曰:「黑面老婆披白练。」曰:「如何是偏中正?」师曰:「白头翁子著皂衫。」曰:「如何是正中来?」师曰:「屎里翻筋斗。」曰:「如何是兼中至?」师曰:「雪刃笼身不自伤。」曰:「如何是兼中到?」师曰:「昆仑夜里行。」曰:「向上还有事也无?」师曰:「捉得乌龟唤作鳖。」曰:「乞师再垂方便。」师曰:「入山逢虎卧,出谷鬼来牵。」曰:「何得干戈相待?」师曰:「三两线,一斤麻。」绍兴初,归住宝藏岩,以事民其服。壬申二月示微恙,乃曰:「世缘尽矣。」三月十三,为众小参,仍说偈曰:「不用剃头,何须澡浴?一堆红焰,千足万足。虽然如是,且道向上还有事也无?」遂敛目而逝。
上篇:真如道会禅师 | 下篇:华药智朋禅师 |
【异熟障粗重】 p1116 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异熟障麁重者:谓与谛现观相违,那落迦等自体得。...
精进弓
见道位
毗梨耶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戒经
成就十六法邬波索迦
般若波罗蜜
自性见
断想
首山三句
九品莲台
凡夫十重妄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天乘四空定之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
把幸福当成一种习惯

六祖慧能大师的一生
【推荐】圣严法师《怎样才能成功》

谁愿作阿修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