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幽玄之义理。深妙之义理。天台释诸经,先于文前绪论五重之深义,题为玄义。法华经玄义,金光明经玄义等是也...为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上所说七有之一。畜生之果报实有非无,故称有。 p4188...【持因】 五因之一。以力持之故,使所造之色可相继不断绝,譬如食物之持续身命。参阅‘五因’条。...(譬喻)命终时,体中风大动摇,支解身体,其苦如以利刀刺之,故云风刀。止观四曰:年时稍去,风刀不奢,岂可晏然坐...【阿耨多罗】 秦云无上。大论云:如诸法中,涅槃无上;众生中,佛亦无上。地持经云:唯一丈夫,名无上士。大经...凡三卷。宋景祐五年(1038),越州超化禅院住持惟简集录。皇祐年间,于杭州刻印,其后且传入高丽,并于高宗四十一年...(术语)戒之品类。五戒,十善戒等。梵网经下曰: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又】明戒之篇章名。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杂语)画肖像谓之写照。照者镜也。见镜之所照,模仿而写其面像也。...指修善根以制伏烦恼,使心调和之三种修行阶位。可分小乘之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和大乘之十住、十行、十回向三...(杂名)佛在世既许于纸叶书写经典。毗奈耶杂事二十五曰:若于经典不能记忆,当云何持?佛言:应写纸叶读诵孚持。...佛陀以一种语言演说一切法之意。又作一圆音教、一音说法。谓佛唯以一音说法,然众生随其根性之别,而有大小、空有、...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
来书云:《坛经》说东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语,与莲宗有无冲突一节,如今不说冲突与不冲突,试问自己疑他做甚么?若疑...大部分的人仍然不知道佛法修习的核心,他们认为行禅、坐禅和听闻佛法就是修行。那也没错,但这些仍只是修行的外在形...
妄心它没有自体,那怎么摄呢?妄本无体,云何可摄?他就解释说,断除妄心主要就是不取,就是我们说的要不随妄转的意...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佛以譬喻为说出家之殊胜。 佛言:善男子!出家菩萨日夜恒常观...
印祖一生非常强调家庭教育。有一次也就是1932年,他在苏州报国寺闭关的时候,有一位皈依弟子叫今非,到报国寺请经书...清朝的时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门内,有一座庵堂,住持是上静下然尼师。她每天早晚焚香诵经礼佛,很有修行。 在顺治...台湾首富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 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了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
如何与最亲近的人相处,这或许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静下心仔细思考的问题,而在古人看来,与至亲交往,理应记住《礼记表...
普净常觉禅师
【五灯会元】
东京普净院常觉禅师,陈留李氏子。初访归宗,闻法省悟,遂求出家。未几,归宗将顺寂,召师抚之曰:「汝于法有缘,他后济众人,莫测其量也。」仍以披剃事,嘱诸门人。师至唐乾化二年落发,明年纳戒于东林寺甘露坛。寻游五台山,还上都,于丽景门外独居二载。间有比邻信士张生者,请师供养。张素探玄理,因叩师垂诲。师乃随宜开诱,张生于言下悟入。设榻留宿,至深夜,与妻窃窥之。见师体遍一榻,头足俱出。及令婢仆视之,即如常,倍加钦慕。曰:「弟子夫妇垂老,今愿割宅之前堂,以裨丈室。」师欣然受之。至后唐天成三年,遂成大院,赐额曰普净。师以时机浅昧,难任极旨。苟启之非器,令彼招谤讟之咎,我宁不务开法。每月三八施浴,僧道万计。师尝谓诸徒曰:「但得慧门无壅,则福何滞哉?」一日,给事中陶谷入院,致礼而问曰:「经云,离一切相则名诸佛。今目前诸相纷然,如何离得?」师曰:「给事见个甚么?」陶欣然仰重。自是王公大人,屡荐章服师号,皆却而不受。以开宝四年十二月二日示疾,十一日告众。嘱付讫,右胁而化。
上篇:梁山缘观禅师 | 下篇:云顶德敷禅师 |
(1630?~1708)明末僧。广西清湘人,一说桂林人。以书画著称于世,为我国绘画史上“明末四僧”之一。本名朱若极,...
玄义
畜生有
持因
风刀
阿耨多罗
宗门摭英集
戒品
写照
三贤
纸叶
一音教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坛经与净土宗有无冲突?
与法同住世间

这个就是断除淫机的方法

所有烦恼过患皆由此而生

【推荐】儿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请书送人大得多
老鼠也能往生
首富只靠一粒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