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杂语)法会佛事等式终了后,各归于寮舍也。...(术语)三轮之一。佛所说之法,能摧破众生之烦恼,故谓之轮。又名正教轮。轮者摧破之义,又遍转不断之义。见金光明...指如来所得之十身。乃华严经所举之十种佛身。为“解境十佛”之对称。华严圆教之菩萨以真实之智解照见法界时,所触目...(人名)Udayana,旧称优填,于阗。新称优陀延,邬陀衍那,嗢陀演那伐蹉。拘睒弥国王名。译曰出爱。西域记五曰:邬...(术语)论差别之事相也。法华玄义六上曰:理论则同如,是故不异。事论则有机应,是故不一。...修起行之时,思念专一,不起妄想之谓,即不起虚妄颠倒之心,以分别诸法之相。(参阅“一心”21) p4323...为观禅、练禅、薰禅、修禅之总称。禅(身心统一、平静之状态)有世间禅、出世间禅与出世间上上禅等三种,其中出世间...(名数)于诸陀罗尼之字门逆顺旋转而为释,故云旋陀罗尼字轮门。此有八种:一以一字释一切字义。如释迦字之时,但以...(一)觉悟自我本具之佛性。三觉之一。(参阅“自觉觉他”2537) (二)(?~1117)宋代曹洞宗僧。青州(山东益都)人...据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载,息,指鼻中出入之气。谓坐禅之人若欲摄心入定,则必先行数息之法。此息分为下列四种:(一)风...【摄善法戒毗奈耶聚】 p1459 瑜伽七十五卷一页云:云何摄善法戒毗奈耶聚?谓诸菩萨、于摄善法戒,勤修习时;略于六...(弘化社32分本)...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佛说盂兰盆经...
一位国王,为了抵御邻国侵扰,而训练一批精锐的良马,邻国自知不敌良马而退散。 国王便想:当初饲养良马,是为了退...
【原文】 复次,有三种得病因缘不同:一者、四大五藏增损得病,如前说。二者、鬼神所作得病。三者、业报得病。如是...
「是知念佛一法, 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 我们知道念佛的这...许多人都知道持颂楞严咒是很殊胜的,但往往一提起楞严咒就说:「楞严咒好长,好难念,更不好背。」因此持颂的人很少...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述 八识规矩者,初玄奘法师糅《成唯识论》就,窥基法师因见本论十卷,文广义幽...
1、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
见到在一起共事的人,埋怨对方不能和自己沟通。是别人不和自己沟通,还是自身存在问题?学佛要先学会认识自己、反省...物常是指与人相对的他物,也可以是指外境。人为物役的意思就是说,人被他物或外境所役使,做他们的奴隶。奴隶是什么...
含珠山真禅师
【五灯会元】
襄州含珠山真禅师,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含珠密意,同道者知。」曰:「恁么则不假羽翼,便登霄汉去也。」师曰:「钝。」问:「古镜未磨时如何?」师曰:「昧不得。」曰:「磨后如何?」师曰:「黑如漆。」
上篇:延庆归晓禅师 | 下篇:广福道隐禅师 |
(术语)道之化人如风之靡草者。无量义经曰:道风德香熏一切。释氏要览中曰:宝林传云:祖师难提至摩提国。一日有风...
退座
口轮
行境十佛
优填王
事论
起行一心
观练薰修
八种旋陀罗尼字轮门
自觉
坐禅四息
摄善法戒毗奈耶聚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觉

得病的因缘与疾病出现的相状

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人人都可以轻松背楞严咒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论发菩提心与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