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梵语 buddha-vacana。(一)指三藏中之经藏部分,即佛陀所说之经典。包括相传为释迦牟尼佛所说而于后世结集之经典,亦...指上座所应具足之十种条件。据十诵律卷五十载,即:(一)有所住处。(二)无畏、无能遮者。(三)能息烦恼。(四)多知识,...(术语)弥陀如来四十八愿中之第六,使极乐往生人得天眼通之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得天眼,下至...又作四运心。谓心识之运转与进展有四种过程。摩诃止观卷二上(大四六·一五中):“初明四运者,夫心识无形不可见,...指五种悔过,乃为灭除罪恶所作之五种忏悔法。 (一)天台宗修法华三昧时,于昼夜六时所作之五种忏悔法。又称五忏悔。...何等舌根?谓四大种所造舌识所依清净色。...【老苦】 八苦之一。指众生衰老时所受的身心苦恼。《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列举老有五相,即:‘盛色衰退、气力衰...【调伏方便无量作意】 p1338 显扬三卷八页云:五、调伏方便无量作意。谓诸菩萨,乃至思惟十方无量世界所化有情调伏...子题:三恶道因、三善道因、世间因果、三乘因、出世因果 资持记·释钞序:“十不善业, 三恶道因 ;十善五戒, 三善...(术语)七十五法中十大地法之一。百法中五别境之一。于所缘之境决定印可而不可移转也。若于境犹豫,胜解全无,故大...(术语)宗旨之本源也。三论玄义曰:夫欲立理,先须序宗源。...毗尼日用切要...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往生论...
第一要信自己方寸中一个喜怒哀乐底主人翁,觌体与三世诸佛不欠一毫发。 第二要信从无量劫来,与声色爱憎、染习流注...圣严法师教人对付生气有一套:把意念放在丹田或脚底、数呼吸、念佛号都是,但要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 这个世间,...
建立了寺院,一定会有想学佛的人来近,接待这些人要很有礼貌。寺院是十方的,大家随时都可以来,所以有人来寺院,我...
古人常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什么叫开悟呢?从佛法的角度,我们每一个人在没有经过佛法教育之前,我们是活在...有一个美丽得让人感到心酸的故事: 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年代,过年了,小妹妹终于有一件新衣服了,高兴得不得了。...佛陀刚成道证果时,独自在优楼频螺聚落尼连河边的菩提树下,静坐沈思,心中想着:在这世上唯有一个法门,能令众生的...
中国人有句话: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每个人头顶上都有神明。又有另外一种说法:举头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
妄语 妄语者,不诚实的言语,是日常生活最常犯的口业。 口业有四种,妄语、两舌、恶口、绮言。妄语是十恶之一,是指...
庆善普能禅师
【五灯会元】
杭州庆善院普能禅师,上堂:「事不获已,与诸人葛藤。一切众生,只为心尘未脱,情量不除,见色闻声,随波逐浪。流转三界,汨没四生。致使正见不明,触途成滞。若也是非齐泯,善恶都忘。坐断报化佛头,截却圣凡途路。到这里方有少许相应。直饶如是,衲僧分上未为奇特。何故如此?才有是非,纷然失心。咄!」上堂,拈拄杖曰:「未入山僧手中,万法宛然。既入山僧手中,复有何事。」良久曰:「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卓拄杖一下。
上篇:光孝普印禅师 | 下篇:万寿法诠禅师 |
(真言)义释十谓其印为与愿手。真言:系,缚啰驮(与愿也,以离因之法,而得满一切众生愿也),缚啰钵啰钵多(先得...
佛经
上座十法
天眼智通愿
四运
五悔
舌根
老苦
调伏方便无量作意
世出世间因果
胜解
宗源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推荐】学道须具足五种正信
圣严法师对付生气有一套

出家人对穷苦信众不能生骄慢心

看你的内心世界,就看到你来生
生命中的贪欲苦
四念处观

护法神对犯邪淫者狠记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