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学无学位有七圣者】 p1382 俱舍论二十五卷九页云:学无学位,有七圣者。一切圣者皆此中摄。一、随信行,二、随法...(杂名)帝释天所居之城名。菩萨念佛三昧分十曰:彼天主王所居大城,名曰因陀罗跋帝。经注曰:随名天主城,亦名帝幢...又作地镇式、地镇法、地坚法。即筑坛建堂时,将金银等宝物埋入地中,以祭祀地神之仪式。据陀罗尼集经卷十二载,于筑...(杂语)俗指玄奘渡天竺求经而言,独异志曰:沙门玄奘,姓陈氏。唐武德初往西域取经,行至罽宾国,道险,虎豹,不可...(一)唐代禅僧。福州人,俗姓潘。师之事迹,各史传所载有所不同,据宋高僧传卷十一所载,师受戒于嵩山会善寺,后谒百...受具足戒时的七位证明师。...(经名)二卷,隋阇那崛多译。为舍利弗以诸譬喻说菩萨与二乘智慧功德之差别。...【如来死后为有为无等亦不应记】 p0585 俱舍论三十卷五页云:复以何缘,世尊不记如来死后有等四耶?亦观问者阿...(一)禅宗三拜(三次)之礼法。敕修百丈清规卷一达磨忌条(大四八·一一一七下):“住持上香三拜,不收坐具。上汤,...【三界一切非色染法舍时】 p0222 俱舍论十五卷十页云:三界一切非色染法,舍由一缘。谓彼但由对治道起。若此品类能...子题:触食家、食家、四食、段食、触食、思食、识食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四食之中,是 触食家 ;眼根对色,故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无常的意思就是,没有的能够变成有,可是相对来说,有的也会变成没有。一般人都喜欢见到自己拥有,而不能够忍受从有...读初中时,美术老师请来市里的一位老画家,在课堂上为我们现场作画。 老画家的腿有点残疾,当他走上讲台准备作画时...
在福建省的莆田有一户林家,祖先有一位老婆婆喜欢行善,常常做粉团子来布施。谁来要,她就给谁,每天都这样做,一生...
一个杀人犯亡命逃窜了整整一年,来到小镇时,已经衣衫褴褛。饥渴难耐的逃犯在一个水果摊前久久不想离开,摊上的桔子...
疏文 问曰 :未审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被不虚,何机得受?答曰 :解有二义。一者谤法与无信,八难及非人,此...善导大师有三不问。我们念佛人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那样的事情。善导大师讲:不问时节久近,不问罪福多少,不...现代学佛的又一倾向,是出世的。佛法中,人天乘是恋世的,耽恋着世间欲乐,没有出世解脱的意向。小乘与人天法相反,...(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重富贵之人,而轻视那些贫穷者。在信仰上,更多的人都会认为富...
西余净端禅师
【五灯会元】
安吉州西余师子净端禅师,本郡人也。姓丘氏。始见弄师子,发明心要,往见龙华,蒙印可遂旋里。合彩为师子皮,时被之,因号端师子。丞相章公慕其道,躬请开法吴山,化风盛播。开堂日,僧官宣疏,至「推倒回头,趯翻不托。七轴之莲经未诵,一声之渔父先闻。」师止之。遂登座拈香,祝圣罢,引声吟曰:「本是潇湘一钩客,自西自东自南北。」大众杂然称善。师顾笑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便下座。上堂:「二月二,禅翁有何谓,春风触目百花开,公子王孙日日醺醺醉。唯有殿前陈朝桧,不入时人意。禅家流只这是莫思虑,坦然斋后一瓯茶,长连床上伸脚睡。咄!」师到华亭,众请上堂:「灵山师子,云间哮吼,佛法无可商量。不如打个筋斗。」便下座。问:「羚羊未挂角时如何?」师曰:「怕。」曰:「既是善知识,因何却怕?」师曰:「山僧不曾见恁么差异畜生。」
上篇:黄岩保轩禅师 | 下篇:大沩慕哲禅师 |
Shengmeiyushengbumeizhizheng 中国佛教史事。人的形体死亡之后,精神消失还是继续存在,即神灭还是神不灭,本...
学无学位有七圣者
因陀罗跋帝
地镇祭
唐僧取经
圆修
七证师
大集譬喻王经
如来死后为有为无等亦不应记
九拜
三界一切非色染法舍时
食家强坐戒释名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圣严法师:从有变成没有
智慧和勇气战胜污点

行善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

【推荐】被尘埃封在心底的善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