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论处所】 p1329 瑜伽十五卷六页云:云何论处所?当知亦有六种。一、于王家,二、于执理家,三、于大众中,四、于...(名数)因明三支作法中,因所必备之三个法则也。一,遍是宗法性。二,同品定有性。三,异品遍无性。盖因以确立未决...梵名 Bhūmy-avacara-deva。为“空居天”之对称。指欲界六天中之四天王天、忉利天。此二天依止须弥山中,故对夜摩、...(菩萨)住于胎藏界第六释迦院五佛顶尊之一。...势至,梵名 Mahāsthāma-prāpta。又作大势至菩萨、得大势菩萨。住于密教胎藏现图曼荼罗观音院,得观世音大悲之势...小乘的分派共有二十,即上座部、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印相)或为坚实合掌,或为智拳印。此中以智拳印习为灌顶之秘密印。...【如来五转无上修根】 p0582 瑜伽九十二卷九页云:又此修根、依五品众,有差别故;当知亦有五转差别。谓佛世尊...即面壁坐禅九年。为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之故事。菩提达摩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泛海至金陵。与帝语,机不契,遂自...【三求皆名乐着戏论】 p0217 瑜伽十九卷十页云:谓有众生,悕乐胜欲,欲求所摄。又有众生,悕乐胜身,有求所摄。又...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善见,若头陀比丘,虽住寺中,不住僧房,不食众食,施主自为起房,僧不得差为知事。若比丘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俱。尔时三十三天...
以前有几个儒生,去拜见中峰禅师 ,提出一个问题说:佛教有善恶报应,如影随形的说法,和事实不符合。比如某人行善...
修行本来就要有随遇而安的功力,在燠热酷暑的环境,要修得心地清凉,也是一种考验。上人在晨语中开示:真正的辛苦不...
近几十年,建了好多大庙。建庙的宗旨是什么?有的是为了搞旅游,建的又大,装饰很美观庄严。但是还没建成就打水陆,...人生总是有那么多的迷茫和痛苦。为了生存,很多人为寻找出路正在迷惑、彷徨:我的出路在哪里?有人在迷惑和矛盾中找...有个女士以为结婚后人生从此有了依靠,结果先生却遗弃她和儿子。当时她以为还有儿子可指望,结果儿子后来也离开了她...
很多人对于佛教净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行之为艰,知道,但是落实不到行为当中去。 他一念一念,还不...
参禅人,切宜恒心远固,不得碰着即退。要知参禅事,大无可比,任世间一切千万重要,莫如参禅重要。 何以故?尽世间...虽然食盐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放个几年不成问题,但是碘盐容易受到光、热、风的影响,因此会氧化分解而失效。这天也...
长水子璇讲师
【五灯会元】
秀州长水子璇讲师,郡之嘉兴人也。自落[(须-须)/采]诵楞严不辍。从洪敏法师讲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有省。谓敏曰:「敲空击木,﹝木一作竹。﹞尚落筌蹄。举目扬眉,已成拟议。去此二途,方契斯旨。」敏拊而证之。然欲探禅源,罔知攸往。闻琅邪道重当世,即趋其席。值上堂次,出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琅邪凭陵答曰:「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师领悟,礼谢曰:「愿侍巾瓶。」琅邪谓曰:「汝宗不振久矣,宜厉志扶持,报佛恩德,勿以殊宗为介也。」乃如教,再拜以辞。后住长水,承禀日顾众曰:「道非言象得,禅非拟议知。会意通宗,曾无别致。」由是二宗仰之。尝疏楞严等经,盛行于世。
上篇:归宗可宣禅师 | 下篇:云峰文悦禅师 |
Zhonghua Dazangjiang 中国《中华大藏经》编辑局主编。汉文部分将收录历代藏经中特有的经籍约4200余种,23000余...
论处所
因三相
地居天
高佛顶
势至菩萨
二十部
根本印
如来五转无上修根
九年面壁
三求皆名乐着戏论
头陀比丘不差为知事
【大藏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

苦不在外境,而在心有烦恼

没有真正的慧根定根,谈了生死都是空话
没有上不去的山,没有跨不过的海
圣严法师:没有一样是靠得住的

至诚恳切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