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远离众魔】 p1257 佛地经论一卷十六页云:如是净土离内灾横,摄益圆满;亦应无有外怖畏因。故次示现无畏圆满,远...(术语)称密印也。密印者,是一切诸佛以此庄严之故成法界之身,又以此加持众生之故得同于法身,故云同如来庄严具。...指观集谛境界时之四种行相。为十六行相中之四行相。即观一切惑业为引生苦果之因,称为因;招集苦果而使现起,称为集...(经名)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佛与弥勒共入城乞食,至频婆娑罗王宫,王夫人差摩婆帝Kṣemavati,以衣为座,请佛坐...谓散乱放逸之想,即指一切之烦恼。楞严经卷七(大一九·一三八下):“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增一阿含经卷一...又名二挟持,或两胁士,即在佛左右协助弘法的人。阿弥陀佛的二胁士是观世音和大势至二菩萨,药师佛的二胁士是日光和...(术语)救他人苦之心谓之悲。佛菩萨之悲心广大,故曰大悲。涅槃经十一曰: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中略)若无大...【如义取名散动】 p0578 世亲释四卷十九页云:如义取名散动者:如义于名而起散动。为对治此散动故;卽彼经言:...指八识中之前七识。瑜伽行派与法相宗主张八识说,将依止阿赖耶识生灭转变之前五识、意识及末那识称为七转识。略称七...【三种诸行流转差别】 p0213 瑜伽八十七卷十七页云:复有三种诸行流转差别。一者、萨迦耶。是诸有情染着安足处所义...子题:非时、聚落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非时分)四分, 非时 者,从中后至明相未出。不嘱授比丘,初入村门堕。...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有位先生在事业上、家庭上都遭遇了很多挫折,他问我怎么办,我告诉他念完准提咒二十万遍后,问题一定会解决。 结果...问: 经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请解释一下。 方海权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所有的供养物品中(包括吃用住行物品...
在《楞严经》里面,修假观,第一个,先了解自己,你这个人的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看你内心的相貌。 智者大师把...佛陀在世时,他带着弟子在一池边坐下来,有一位比丘问道:佛陀,阿难尊者经年跟随在您身边,他的记忆智慧都很高超,...
大师生平 行策大师(公元16281682年),讳行策,字截流,俗姓蒋。父名全昌,是江苏宜兴有名的儒门老匠,与憨山老人...
每逢节日,人们总会互祝佳节快乐;但甚么是快乐,可能每个人的定义不尽相同。被问到你快乐吗?可能要迟疑片刻思索答...
若看到沙弥,即使是孩童年龄的小沙弥,也一样要礼敬,甚至礼拜,如同礼敬大比丘僧。不要因为沙弥在僧团中的阶位比较...
一、生于乱世,七岁出家 省常大师,生于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字造微,俗姓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
竹园法显禅师
【五灯会元】
荆南府竹园法显禅师,僧问:「如何是佛?」师曰:「好手画不成。」问:「如何是道?」师曰:「交横十字。」曰:「如何是道中人?」师曰:「往往不相识。
上篇:大乘德遵禅师 | 下篇:永福延照禅师 |
Mohesengqilu 佛教戒律书。简称《僧祇律》,意译《大众律》。东晋佛陀跋陀罗与法显共译,40卷,为印度佛教大众...
远离众魔
同如来庄严具
因集生缘
差摩婆帝授记经
乱想
二胁士
大悲
如义取名散动
七转识
三种诸行流转差别
非时入聚落应嘱授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圣严法师《不要自己咒自己》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何解释

了解自己,看清内心的相貌
傲慢障道--阿难的悟道因缘

莲宗十祖行策截流大师

快乐的十大法则

现三宝形象的,都不应该随便使唤,否则损自己的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