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寂静乐】 p1017 瑜伽三十五卷二十页云:第二静虑已上诸定、寻伺止息;名寂静乐。...【世义】 p0507 辩中边论中卷九页云:已说根义;世义云何?颂曰:因果已未用,是世义应知。论曰:应知因果已未受用...(名数)佛于毗耶离国庵摩罗树园对宝积童子说十七种之净土:一、直心,是菩萨之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之众生,来生...(术语)天台一心三观之法也。天台之观法,以吾人平常之心念,为所观之境,故别于华严之法界观,法相之唯识观等而称...【根义差别】 p0922 大毗婆沙论四十七卷八页云:问:多处说根。谓有处说:有身见为根。或有处说:世尊为根。或...(传说)世尊在灵鹫山,一日拈天华示众。百万人天不会其意。迦叶独破颜微笑。世尊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以属汝。...(杂名)梵语Ārya,又作阿哩夜,阿梨阿,或阿略,阿夷。译言圣者,尊者,或作出苦者。通晓四谛理者之名称也。...即指释尊诞生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之像。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二佛降诞条载,于每年佛诞生会(阴历四月八日),监管内...亦名:自煮护净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明自煮者。(一、开为净人)僧祇,若练若处净人病,无净人者,得净谷已,比...【如病】 p0575 瑜伽八十六卷四页云:如病者:谓如有一,因界错乱所生病苦,修厌背想。...【清净不相应过患有五种】 p0962 瑜伽二十卷十七页云:当知清净不相应过患有五种。一、于边地生,未能止息。二、于...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和州的一个村庄,有一个居民养了一百只鹅。有一天,这群鹅把邻居家的稻禾吃了。这邻居一看:你这鹅怎么吃我稻禾啊?...
云门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属青原行思一系。此宗以创始者云门文偃禅师(864-949)为宗祖。后唐长兴元年(930)以后...修念佛法门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信心,第二是愿心,第三则是精进念佛行。 一、信 修行佛教任何一种法门首先都要强...「关怀」与「包容」很类似,但两者之间仍有很大的不同。「关怀」是指单向对别人付出关心,不一定能够包容;如果能进...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佛陀就劝勉阿难尊者说,如果你能够依止现前一念心的...
我们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走进了佛堂,当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所谓的一句弥陀念、诵、听。我们念从心起,我们从一...问∶ 您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从您的角度该如何进行? 慧律法师答∶ 看国家对教育的政策怎么样,还是要给孩子一个正规的...
黄龙慧开禅师有一首诗偈,广为流传。偈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偈中...
鹿门慧昭山主
【五灯会元】
襄州鹿门慧昭山主,杨亿侍郎问曰:「入山不畏虎,当路却防人时如何?」师曰:「君子坦荡荡。」僧问:「如何是鹿门山?」师曰:「石头大底大,小底小。」曰:「如何是山中人?」师曰:「横眠竖卧。」
上篇:智门迥罕禅师 | 下篇:丞相王随居士 |
凡二卷。南宋行霆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题号重编诸天传。改订自神焕所著之诸天列传。记述天台宗伽蓝所安置诸神...
寂静乐
世义
十七种净土
心观
根义差别
迦叶破颜微笑
阿黎耶
佛降生像
护自煮
如病
清净不相应过患有五种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推荐】人在愤怒时要有忍劲

禅宗五家七宗——云门宗
圣严法师《修行念佛法门的三资粮:信、愿、行》
不只关怀,更要包容

一念熏修虽然短暂,但却是真实的力量

【推荐】念佛能创造两种强大的力量
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