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一切智】 p0002 瑜伽三十八卷一页云: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名一切智。界、有二种。...【恶魔】 p1157 大毗婆沙论五十二卷十七页云:问:何故名魔?答:断慧命故;或常放逸而自害故。问:何故名恶?答:...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无缘慈悲。众生缘慈悲是对一切众生都视之如父母兄弟姐妹,常起与乐拔苦的心,这是凡夫或未断...(术语)至诚之心也,又至极之心也,心源彻到也。晋书王嘉传曰:候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按,道经云...指法华经二十八品。法华经乃由七卷二十八品所成,故有此称。 p1628...分半座令坐之意。分座席之半与他人并坐,表示受者与自己有同等之地位。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一载,释尊分半座与摩诃迦叶...(一)即说法堂。指阐举大法,宣扬宗旨,行一切法式之堂宇。 (二)即正法(佛之教法)。因正法乃贤圣所依止者,故以殿...凡十卷,别有目录一卷。明代陈实撰。集录大藏经及其论释等之要义及重要文句而成。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法宝总目录...(故事)钵水投针,迦那提婆之故事也。...【乐受】 p1307 如受支差别中说。 二解 如二十一种受中说。 三解 成唯识论五卷十四页云:领受境相,适悦身心;说名...亦名:道俗七部立教通局意 行事钞·序:“第七,道俗七部立教通局意。(一、出教体)显理之教,乃有多途。而可以情...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维摩诘所说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这个没有时空相,我们看虚云老和尚开示的时候,他讲一件事。他说,过去有个禅和子,参禅的,他要去朝礼五台山。经过...每一个人都需要工作,即使是才刚刚懂事的儿童也不例外,许多有教养观念的父母都会训练儿童工作,这种精神很值得提倡...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了,或者年龄长大了,而是指他在精神和思想层面更加成熟了。而...
我说过,我不是看破红尘来出家的,也不是因为愤世嫉俗。但我理解你的愤怒和委屈。当无明产生的时候,我们会对某些事...
这个地方讲如实不空义,这个讲作用。 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左持利剑烦恼断 右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
阿弥陀佛哪个不能念?但偏偏不容易念。极乐世界哪个不愿生,可是少有人往生。这主要是念佛的人,没懂得诀窍。 让人...51岁的吴应德,湖南祁东县人。1988年,吴应德带着妻子和5岁的儿子吴兵生来到云南勐海县基建工地干活。 1989年11月的...
齐耸禅师
【五灯会元】
齐耸禅师,僧问:「如何是佛?」师曰:「老僧并不知。」曰:「和尚是大善知识,为甚么不知?」师曰:「老僧不曾接下机。」问:「如何是道?」师曰:「往来无障碍。」复曰:「忽遇大海,作么生过?」僧拟议,师便打。
上篇:金沙和尚 | 下篇:云山和尚 |
凡四卷。又作竺仙禅师语录、竺仙录。元代僧竺仙梵仙(1292~1348)撰,裔尧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系竺仙在日本...
一切智
恶魔
三种慈悲
至心
四七品
分座
法殿
大藏一览集
投针
乐受
行事钞道俗七部立教通局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山中一昼夜,人间几十年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
不能只追求成功,而不成长

【推荐】诉苦与抱怨反而会徒增苦恼

修楞严经的人,遇到事情不要管对错

文殊菩萨——诸佛之母菩萨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