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术语)菩萨十地中第七地之名。此地之菩萨住于纯无相观,远出过世间与二乘之有相行,故名。唯识论九曰:七远行地,...不可以心思之亦不可以言议之的意思。...【演若达多】 此云祠授。证真曰:此人从神祠乞得,故名祠授。...因明用语。俱品一分转,梵语 sapaksa-vipaksalkade?a-vrtti。又作同异俱分。略称俱分不定过。因明三十三过中,因十...摄受化益之略称。即佛菩萨施慈悲手,摄受众生,化益救度之。犹言接化、教化。摄化、利益众生,称为摄化利生。因众生...谓法身的功德充满于无边的法界。...(术语)观经所说三心之一。愿以所修之善根功德回向极乐净土而生于彼土之心也。...谓八支圣道。名为质直。所以者何。以八支圣道不迂不曲不回质直平坦一趣。佛弟子众。于此中行。名质直行。...【缘色而住】 p1301 显扬十八卷三页云:缘色而住者:谓由粗重故。 二解 显扬十八卷三页云:缘色而住者:谓邪境界故...(书名)一卷,秦罗什译。即付法传中第十二祖马鸣大士之别传也。...为对于大藏经中所收小乘部经典之统称。原为佛陀所说教法之总称,大乘佛教于西历纪元前后兴起,遂有大乘经典之成立;...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金光明最胜王经...
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在内心的深处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那就是离苦得乐。为什么我们会努力地学习,为什么要辛苦地工...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凡事在顺心如意时...
问:有人闻说西方净土,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答:若果心生好乐,定起希求。若起希求,必然念佛。好乐不...
往昔,卢留城的王军王被佞臣所惑,因而恶逆无道。一日,王军王在路上看到迦栴延尊者坐禅入定,便心生恶意,自己先取...
第一个,爱重。 这是对六度的功德特别的爱乐珍重。这个是偏重在自利。我希望离苦得乐,谁能帮助我呢?就是六度能够...
然复妙觐大仪,启心贞照。识以悟新,形由化革。藉芙蓉于中流,荫琼柯以咏言。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体忘安而...
在我的一生中,有不少人无数次问过这些问题。一个做了几十年医生的人,如果没有宗教家的仁慈怀抱,有时真会厌恶自己...
有一个禅师──他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当他要回寮房,走楼梯的时候,不小心啊,踩到一个东西他说:糟糕了!踩到青蛙...
罗汉行林禅师
【五灯会元】
南康军罗汉行林祖印禅师,僧问:「天垂甘露,地涌七珍。是甚么人分上事?」师曰:「谢汝相报。」曰:「恁么则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去也。」师曰:「更须子细。」上堂才坐,忽有猫儿跳上身,师提起示众曰:「昔日南泉亲斩却,今朝耶舍示玄徒。而今卖与诸禅客,文契分明要也无。」良久,抛下猫儿,便下座。
上篇:瑞龙希圆禅师 | 下篇:天童山新禅师 |
【现在】 p0950 瑜伽五十六卷四页云:问:何义、几蕴、是现在。答:已受用因义、及未受用果义。一切是现在。 二解 ...
远行地
不可思议
演若达多
俱品一分转不定过
摄化
周遍法界
回向发愿心
质直行
缘色而住
马鸣菩萨传
阿含部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为何世俗的快乐会带动生死轮回的痛苦
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心生好乐,然不念佛,得往生否

【推荐】好声音长者缘

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六度

飘云衣于八极,泛香风以穷年

求「长生不老」是人最大的欲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