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乃比喻三有、二十五有等生死迷界犹如牢狱。亦即比喻众生在生死迷界中,因烦恼、业、苦等辗转不尽,而难以超出迷界;...(杂语)法相,三论,天台,真言等升于官位之僧徒也。圣道之名,自圣净二门之别而来。...子题:无作一发续现、戒、持戒、陶家轮、作戒既谢无作独存、戒有五义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所言作者,如陶家轮,...(地名)梵语么迦吒。此云猕猴。贺逻驮。此云池。而云江者,乃译人义立耳。此池在毗舍离宫城外,约五六里,庵罗女园...(修法)营造宫禁时,以不动明王为本尊之修法也。为台密之大法。...全一卷。又称金刚錍、金錍论。唐代僧荆溪湛然(711~782)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金刚錍系治疗盲人眼膜之器具,...即于各种顺逆诸法中,得自在之禅定。得此三昧,则于诸法中逆顺自在,能破诸邪逆之众生,而顺可化之众生。又因远离执...(物名)椅子前所置承脚之小几也。见象器笺十九。...不思议境,指所观之境。观不思议境,谓观吾人现前之一念妄心即具足三千诸法,此阴妄之心即空、即假、即中,为三谛不...亦名:五种村 子题:根种有二、覆罗种、枝种有二、节种、子子种、杂种、五谷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律中,五种村,...(术语)六种罗汉之一。中根之罗汉止住于所证之法不退不进者。...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龙藏本)...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
第一则 世人食肉,已成习惯,但须知无论何肉均有毒,是因生物被杀时,恨心怨气所致。人食之,虽不至实时丧命,但积...
原文: 女人家第一功德, 在孝翁姑, 相夫教子。既为佛弟子, 而不知孝亲相夫教子。则于自己本分之责任未尽,人或由...隐峰和尚是马祖禅师的弟子。有一天,隐峰和尚推车从一条路上经过,看见马祖大师躺在路中间睡觉,于是喊道:老师,请...
昔日,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佛告诉比丘们:人有四种因缘,爱着的程度有轻有重,但一旦起了贪爱心,即远离解...
娑婆世界的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沉沦在是世情的罗网中。祖孙情、父母儿女情、爱情、友情、兄弟姐妹情难以自拔。 对...
佛法的因缘观,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说:第一个,你自身的因缘,就是纵向的因缘,你未来要往哪里去。你自身的因缘当然...从前,有一个青年在家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客栈。由于青年的精心经营及家人对他的支持,客栈的生意十分红火。 不久之...明末有位老僧,在峨嵋山高峰结茅庵隐居。老僧终年不下山,不吃饭、不喝水,闭目打坐。有一个小和尚跟着他,不时下山...
永兴可休禅师
【五灯会元】
永兴北院可休禅师,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遍满天下。」曰:「莫便是也无?」师曰:「是即牢收取。」问:「大作业底人来,师还接否?」师曰:「不接。」曰:「为甚么不接?」师曰:「幸是好人家男女。」
上篇:龙光澄[王*己]禅师 | 下篇:光庆遇安禅师 |
(术语)一作故作业,故思造业,故思所造业。故意所作之身语业曰故思业,不识而作者,曰不故思业。感苦乐之果者,限...
有狱
圣道众
作无作戒名义
猕猴江
大安镇法
金刚錍论
逆顺三昧
橙子
观不思议境
生种有五
住法罗汉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印光大师法语三则

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
已伸不收

四位妻子的譬喻

【推荐】六道之中,情难长久
